臺幣漲過頭?技術面與季節性利空夾擊 醞釀短線修正
臺幣短期內可能浮現貶值壓力。路透
臺幣近期的強勢表現似乎有些過頭,不僅對美元升值,對其他主要貿易伙伴的貨幣也異常強勁。而接下來的一些技術因素和季節性需求,可能會導致臺幣走弱。
過去幾個月來,臺幣在亞洲貨幣中表現突出,不僅對美元走強,對一籃子其他貨幣,尤其是日圓,表現也很強勁。但這波漲勢讓臺幣的名目有效匯率(NEER)突破36個月移動平均數逾5%,超出央行的「舒適區」範圍。
從過往經驗來看,當匯率偏離該區間,通常會出現修正,迴歸區間上緣,意味新臺幣目前可能處於技術性超買狀況。
本月外幣的季節性需求可能進一步壓抑新臺幣。首先是,企業進入股息發放的高峰期,而外資領取現金股利後往往會將資金匯出。
其次,暑假旅遊旺季來臨,尤其是赴日旅遊。根據4月的統計,臺灣出境旅客有36%前往日本,佔比在所有目的地之中最高。對日圓的需求將大增,可能進一步拖累新臺幣兌日圓匯率,目前達到1992年以來新高水準。
綜合這些因素,新臺幣短期內可能貶值,尤其國際貿易緊張情勢升溫時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