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升值近2元 外匯存底損失準備破兆

新臺幣近期走升,央行指出,外匯存底約波動上兆臺幣,今年仍可達繳庫目標。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臺幣兌美元匯率連兩天累計升值近兩元,中央銀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昨說,光是這兩天外匯存底兌換損失準備便上看兆元,但不會影響央行損益、淨值,央行今年仍可達到繳庫盈餘目標。

央行昨天公佈四月底外匯存底爲五八二八點三二億美元,金額續創新高,並較三月底增加四十八點一億美元;央行指出,外匯存底增加有三大原因,包括投資運用收益入帳、主要非美貨幣對美元升值、以及央行爲阻升臺幣進場買匯。

蔡烱民指出,以外匯存底五八二八點三二億元估算,臺幣兌美元每升值一元,就會出現約臺幣五八二八點三二億的匯兌損失準備,若從匯價卅二元起算到卅元,則外匯存底已出現超過一兆元以上的變動量。但蔡烱民說,這個變動並不會列入損益,而是會用準備項目列計在資產負債表上,不會影響央行每月或每年損益,美國聯準會先前處理手中美債資產價格變動時的作法也相同。

不過,在臺幣匯率升抵廿七字頭時,央行也曾有過匯損準備破兆元的情況,先前臺幣匯率貶至卅三元以下,央行帳上也有超過兆元的匯兌利益準備,目前應該還是維持正數。

央行在五月連三天進場護市,外匯存底估計會比四月增加更多,相較於四月增加四十八點一億的外匯,估計五月的外匯存底金額應會增加更多,外匯存底部位應有機會超過五千九百億美元,甚至上看六千億美元的水準。

根據目前各國公佈的最新數據,我國外匯存底排名全球第四,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與瑞士。

蔡烱民表示,央行的外匯存底也有歐元、英磅、加幣等貨幣,若這些貨幣維持目前對美元的匯率不貶值,則央行在五月底的外匯存底將會因爲進場買匯而增加;他表示,市場傳言六月的美債有六兆美元到期將使美國政府違約,這也是誤傳,他說,美國每季都有其發債計劃,市場都知道,美債幾次標售也都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