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升值悲欣交集 內行分析:4種人會笑 4種人會哭
(資料照片)
【更新:已取得網友授權】
臺幣兌美元匯率昨(2)日飆升9.53角收31.064元,單日升幅寫下史上之最。有網友分析,最近臺幣狂升,有人哭、有人喜。也有人一臉問號:「所以……這到底是好事還壞事??」這對平凡的旅遊咖又有什麼影響呢?
該網友在「專挑旺季旅行的潘仔•Esansan•」臉書頁表示,臺幣升值簡單來說就是:「臺幣變強了」!「1 美金兌33 新臺幣」 變成 「1 美金兌30 新臺幣」,就是臺幣升值了!
「專挑旺季旅行的潘仔•Esansan•」也分析臺幣此波升值有4種人會笑、也有4種人會哭!
會笑的人:從臺灣把錢花到國外的人
●出國旅遊族:
訂國外機票、飯店、行程會變便宜,因爲匯差賺到。
●海外網購族:
等於默默打折,買起來變划算。
●留學生爸媽:
每月匯款成本會少一點。
●進口商:
進貨成本(臺幣)下降,毛利自然變厚。
小結論:錢從臺灣花出去的 → 賺到!
會哭的人:從國外把錢換回臺幣的人
●出口商:
報價用美金,等於把固定收入的美金換回臺幣後,臺幣會變少,但實際臺幣支出的成本不變(房租、原物料、員工……),所以壓力變大。
●領美金薪水的人:
生活在美國 OK,但回臺花錢 or 匯錢回臺灣時,得用更多的美金換同樣的臺幣。
●臺灣觀光業者:
外國旅客會覺得來臺灣變貴了,可能就不來了。
●外幣投資人:
配息及其價值換回臺幣後會變少,匯損會變大。
小結論:錢從國外收進臺灣 → 虧到!
結果是,臺幣升值,對「出國玩、買國外東西」的人來說,是賺。若你訂的是「外幣計價、延後付款」的商品,臺幣若升值就有機會少付。同一個匯率,有人覺得像賺到,也有人覺得像直接被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