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升破29、壽險金控狂跌…含金ETF還能配息?00878配息連兩降竟還可買

臺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幣暴力升值,短短几天升破2元,擁有美元資產的人一夕間蒸發8%,也造成臺股恐慌下殺,受險金控更是跌得迷迷茂茂。

許多含金量高的ETF有影響嗎?對高股息ETF來說,會影響配息發放嗎?

本週發生了好多事,繼川普關稅消息反覆後,臺幣竟然升破29元,造成美元大貶值。最大沖擊就是以美元計價的市場,例如美股與美債ETF,當然也影響臺股。

因爲持有大量美債部位的壽險金控,什麼事都沒做,大量資產就直接蒸發,股價也呈現大怒神式下跌。

另外,00878不久前公佈配息,從上一次的0.5元下降到0.47元,是第二次縮水。而00878的持股中,金融股也不少,這次匯率變動會不會影響配息?以下一一分析:

臺幣升破29 金融股首當其衝!

每次在國定假日後的股市總會引起騷動。短短几天,新臺幣匯價大起大落,從上週五與週一的狂升,到週二起升幅收斂,目前匯價回貶至30元左右。

其中最慘的一天是週五,新臺幣對美元匯率來到29.1598元,這樣的「29開頭」已經很久沒看見了。

如果以今年匯率表現來看:1月1日滿手美元的人,什麼事都沒做,5月5日當天資產就蒸發11.76%。100萬元只剩88萬。即使後來匯率回貶,目前仍虧損約8%,100萬隻剩92萬,真的很悲哀。

金控公司表現懸殊 誰慘誰撐住?

當天14家金控公司中,有11家是下跌的。最慘的是國泰金、富邦金與新光金,跌幅都超過5%。但也有例外:兆豐金、華南金、元大金反而小漲。

若拉一週來看,原本下跌的合庫金、第一金、玉山金與永豐金都有回穩,唯獨富邦金、國泰金與新光金仍舊慘兮兮。

原因是什麼?臺幣升值會讓長期持有美元資產的壽險型金控承受損失,尤其避險成本高,利潤被吞噬。再加上美債殖利率走高,造成資本損失。

反觀銀行主體的金控,資產與負債結構以臺幣爲主,反而可能受惠於外匯交易收益。

美債ETF跌慘!美元ETF也是受害者

美債ETF從短期到長期全都跌慘。20年期以上的長債,跌幅高達7%。雖然隨着匯率回穩有些反彈,但還是很慘。

美元計價的海外型ETF也遭殃,例如美國大盤與科技型ETF,跌幅都超過5%。好消息是幾天後跌幅收斂,00830與00893甚至翻紅。

但也因此證明,股市反彈力道通常比債市強,但跌的時候,債市不一定比較抗跌,有時反而更慘。

爲什麼匯率對ETF這麼重要?

因爲美股與美債都是用美元計價。臺灣投資人雖然用臺幣買ETF,但實際上是換成美元下單。除了價格波動,也要承擔匯率風險。

舉例來說,4月前美元兌臺幣一路走強,讓投資人有匯兌收益。但這一個月臺幣強升,原本的匯兌利益變成損失。

贖回時若匯率比原先差,等於你買了ETF還要虧一筆匯率差價。

臺股ETF也會受到影響嗎?

來看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在5月5日臺幣暴升當天,雖然下跌,但跌幅不深,大概只有1%。一週後全數回升,顯示股市基本面仍穩健。

高股息ETF也一樣,例如00907含金量高但僅跌1.4%,00701甚至小漲。一週內也全數回穩,甚至還上漲。

00878配息再縮水 是不是警訊?

00878在4月30日公告配息,單次配發0.47元,從前次的0.5元再次下調,但比預期還高,上半年總配息已達0.97元。以5月9日收盤價20.66元計算,年化殖利率約爲7.31%,仍在正常水準。

雖然00878有23%是金融股,但其中真正壽險金控只佔不到5%,風險影響不大。

更重要的是,投信有調配收益來源的彈性,股市好配資本利得,股市差就配股利所得。而公開說明書也寫明,只要成分股有股利就能配息,與資本利得無關。

升值 ≠ 股災?看歷史數據怎麼說

根據彭博統計,過去30年臺幣升值期間,臺股加權指數也都是上漲。因爲通常升值期間伴隨美國寬鬆政策。

ETF也有分散效果,00878的壽險金控比例低,其他如電信、觀光、食品股等內需股表現撐得住。

ETF也有汰弱留強的機制,個股拖累會被其他強勢股彌補。對於存股族來說,最重要的是配息穩不穩、怎麼便宜買。

匯率衝擊小結論

壽險金控

面臨匯兌損失擴大、避險成本上升、股利發放風險等問題。

應對策略包括資產調整、提升自然避險能力。

美債ETF

匯率波動加上利率走勢,可能加劇損失或部分抵消。

臺股與高股息ETF

臺幣升值短期影響股市情緒,但基本面撐住。

ETF具分散性,00878金融佔比雖高,但壽險金控佔比低,配息穩健。

◎本文內容已獲 我是棒棒 授權,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