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Q2強升逾一成 市場緊盯科技業財報

新臺幣Q2狂升 科技業匯損承壓

新臺幣第二季累計升幅10.97%,對以出口爲主的科技廠商在季底作帳產生影響,市場緊盯臺積電及AI組裝大廠鴻海、廣達及和碩等財報,美元部位高的大立光及川湖也備受關注。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說,新臺幣每升值1%,衝擊營益率約0.4個百分點,約將影響獲利4.39%。法人樂觀看待,臺積電第二季營益率仍有機會挑戰47%區間下緣。

大立光目前現金、美元各半,以目前新臺幣升值幅度,約影響毛利率4%~5%。川湖有不少美元部位,股價提前反應新臺幣升值的負面效應。

聯電錶示,新臺幣每升值1%,壓縮毛利率約0.3至0.4個百分點;日月光方面,新臺幣每升值1%約影響毛利率0.4個百分點;世界先進估計,新臺幣升值1%,恐影響毛利率0.5個百分點。

鴻海指出,會持續透過存貨管理機制,讓美元貶值對毛利率影響降到最低。廣達收支向來以美元爲主要貨幣,已建立相關避險機制將影響降到最低。和碩採購與出貨以美元爲主,形成自然避險機制,新臺幣即使2字頭,匯率衝擊仍可控。仁寶則已經積極降低美元部位。

IC設計業承受短期逆風,長期看毛利率將回穩。聯發科第二季財測以臺幣匯價32.5計算,匯率波動將影響臺幣營收,法人稱整體影響有限;聯詠則是新臺幣每升值1%,影響營業利益0.2%。

股王信驊進出貨皆採美元計價,匯率波動對毛利率影響爲1個百分點,全年毛利率有望維持65%至66%高檔水準。

CCL大廠臺光電與臺燿表示,期末匯率評價方式仍需與會計師確認;設備廠牧德與光通訊大廠光聖則指出,多數企業皆依臺灣銀行月底即期買賣匯率平均作爲資產評價依據。記憶體模組廠大廠威剛強調,會計處理重視一致性,若以往採臺銀即期匯率作爲基準,仍應延續相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