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繼續升值將走向日本經濟失落30年後路?小童「三點分析」:美元30元附近不錯進場區間
新臺幣兌美元不是獨強是最強,遠超過其他亞洲競爭國家。(記者黃仲明/攝影)
嗨大家好,我是小童。
如果你問我現在什麼貨幣最強,那無疑就是我們手上的新臺幣了。
最近看到一張梗圖覺得非常好笑:
如果你什麼都沒做、沒投資,只是單純持有新臺幣,結果竟然就默默升值了 10%,我都在替我的美元部位默默哭泣...
美元跳水貶值、臺幣大幅升值,也讓我這幾天開始思考:
會不會重演1985年那樣的「廣場協議」,讓臺灣走向失落的十年?
什麼是廣場協議?
故事要從1970年代說起。
當時美國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油價暴漲,全世界物價飆升,美國的通膨甚至一度逼近15%。但更嚴重的是,美國政府害怕經濟停滯或衰退,一直用低於通膨的利率撒錢刺激景氣,結果導致「停滯性通膨」物價越來越高、失業也壓不下來。
到了1980年,美國終於受不了了,換上新的聯準會主席保羅・沃克(不是玩命關頭的那位),他非常硬派,直接把利率拉到近20%,鐵了心要壓下通膨。
雖然一度引發經濟衰退,但也讓通膨壓下來,1982年後經濟開始回升,並迎來股市大多頭。
同一時間,美國總統雷根推行減稅、擴軍等「雷根經濟學」,吸引大量資金涌入美國,美元也進入強升階段...當時一美元能換40元臺幣!
美元太強 美國出口慘兮兮
雖然進口便宜了,但出口競爭力大幅下滑,美國貿易赤字擴大。
結果短短兩年內,美元貶值幅度極大,以臺幣來說,從40貶到25,日圓更是大升50%。
日本泡沫經濟的開始
日圓升值後,日本出口大受影響。日本政府爲了刺激經濟,大量降息、印鈔,錢沒進產業,反而推升了股市和房市泡沫...短短几年內股市翻了三倍。
後來日本政府又突然升息,從2.5%拉到6%,結果直接讓泡沫破裂,引爆資金斷鏈、日本失落三十年。
這樣的快速升降息操作,就是「廣場協議」背後真正該借鏡的代價。
臺灣會重演廣場協議2.0嗎?
我認爲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分析:
一、貿易逆差佔比不同
日本當時佔美國貿易逆差的三分之一,自然成爲下手對象。
臺灣雖然對美貿易額成長,目前排名第七,但佔比僅2.97%,逆差也排第六,比起日本、韓國都還低。若以結構來看,美國單挑臺灣沒有太大意義。
加上現在國際格局不同,歐盟、美中對立情況下,很難像過去那樣聯手推動多邊貨幣協議。
二、關稅與貨幣雙重手段
現在美國更可能透過 調降美元+調高關稅,一增一減來改善逆差,這比廣場協議來得更靈活,也更不須仰賴他國配合。不得不說,川普真的很聰明。
三、臺灣的利率政策穩健
臺灣目前利率約2%,近20年波動幅度小。
不像日本當年有降息空間(5% → 2.5% → 升到 6%),臺灣就算要救市,也沒有太多降息餘地。
再加上美國利率仍高於臺灣、電子產業強勢,臺幣升值空間應該有限,最終可能維持在較平衡的水位。
結論:30元附近美元 是不錯的進場區間
我的看法跟上次影片差不多,美元只要接近30元臺幣,就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價位區間。
而你會發現,每當市場下跌,就會出現各種恐怖言論,嚇你不手軟。但只要你肯花時間一層層分析,就不容易被輿論牽着走,反而能抓到真正的轉折點。
◎本文內容已獲 小童 x Happy Trading Life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