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大驚奇 狂升9.53角 央行坦言適時進場調節 守住31字頭
匯市昨(2)日上演大驚奇,盤中強升1.247元,爲近14年半首見。聯合報系資料照
熱錢瘋狗浪來襲,加上出口商恐慌性拋匯潮,匯市昨(2)日上演大驚奇,盤中強升1.247元,爲近14年半首見;收盤前中央銀行進場買匯,新臺幣仍飆升9.53角,升幅3.07%,創央行1989年4月採行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以來,單日升值金額與幅度最高紀錄。
新臺幣終場收在31.064元,守住31元,連五升且爲近一年半新高價位,匯市交投熱,一天爆出30.845億美元的成交巨量。
昨日主要貨幣對美元升貶幅
央行資料顯示,新臺幣連五升,累計升值1.465元,幅度相當驚人,尤其昨天一口氣升值3.07%,成爲「最強亞幣」,對此,央行官員強調,今年以來,新臺幣匯率累計升值5.53%,雖超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的4.45%,但仍落後日圓匯率升幅7.64%,以及歐元的8.81%,顯示新臺幣並非「獨強」。
國銀外匯交易室主管預估,美元走弱下,新臺幣升值趨勢暫未改變,預估下週,新臺幣匯率有機會測試30元整數大關。
匯銀主管說,外資昨天匯入約15億美元,出口商也瘋狂拋售近10億美元,匯市一面倒地賣匯,促使新臺幣匯率開高走高,央行幾乎是市場上唯一的美元買家,新臺幣盤中最高升抵30.77元,最多升值1.247元。
對於匯市激情演出,央行昨天傍晚發佈新聞稿強調,新臺幣匯率由4月30日的32.017元升值至31.064元,升幅爲3.07%,主要原因是國內謠言四起,導致廠商對新臺幣匯率存有強烈的升值預期心理。
央行官員指出,4月初以來,媒體報導美國政府與主要貿易對手國進行關稅協商時,可能要求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致國內匯市存在新臺幣升值預期心理;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答覆相關議題時已適時說明,也在5月1日發佈新聞稿澄清,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臺幣升值。
除預期心理影響外,臺股昨天表現強勢,臺積電上漲4.63%,帶領電子、金融等權值股齊揚,上漲552.61點,外資大幅買超387億元並匯入資金,導致匯市美元供給大幅增加,促使新臺幣升值,央行昨天罕見坦言,「基於職責已適時進場調節」。
新臺幣匯率升值大事紀
央行官員表示,市場流言四起,揣測美國匯率報告遲遲未出爐,是因爲美臺正因匯率一事進行「商議」,實際上並非如此,美國從未要求新臺幣升值,但效應持續擴大,導致市場預期心理愈發強烈,是新臺幣昨天盤中狂升逾1.2元的主因。
央行官員說,「很多廠商認爲,一定是先賣(指美元)先贏,但事後來看,這樣的想法不見得正確」。
延伸閱讀
新臺幣狂飆 專家:主因市場預期心理不排除升破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