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28元成常態?半導體上中下游匯損有多傷 臺積電、聯電、日月光....專家全解析:僅2檔能脫身

陳榮華提醒,臺幣劇烈升值對半導體絕對是「弊大於利」,從上中下游觀察,僅聯發科、瑞昱等IC設計廠匯損最輕微。(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幣今年以來升幅13.3%,成爲最強亞幣,更頻繁閃見28字頭,專家提醒,劇烈升值對臺積電爲首的半導體業,絕對是「弊大於利」,由於營收主要以美元計價,人事設備等營運成本卻按臺幣支付,營收與毛利率雙雙縮水,從半導體上中下游觀察,僅聯發科、瑞昱等IC設計廠受創較輕,晶圓代工4雄與日月光、力成等封測廠,匯率敏感度高,匯損壓力爆表。

出口導向型企業迎接匯率逆風,資深分析師陳榮華表示,臺積電爲首的半導體,屬於高度出口導向,晶片以美元計價,銷售給蘋果、輝達、AMD等全球客戶,但其主要營運成本,包括人力、本地設備採購、部分原材料、水電等,均是以臺幣支付。

只要臺幣匯率劇烈變動,對毛利率和獲利都有顯著影響,他並點出2大具體衝擊,首先最直接的是營收換算縮水,當臺積電收到美元貨款時,需兌換成臺幣支付本地成本、繳稅、分紅等,隨美元能兌換的臺幣變少,即使以美元計價的營收不變,換算回臺幣的帳面營收,仍會直接減少。

其次則是毛利率受壓,由於毛利率的計算公式是(營收-營業成本)/營收,臺幣營收縮水,直接拉低分子。

雖然部分原材料、設備以美元計價,但佔比最大的本地成本,如龐大的工程師薪酬、廠務營運費用等,均以臺幣計價,成本結構相對剛性,短期難因匯率變動而大幅降低。

臺幣成本與營收走勢相反,沒有同步減少,甚至可能逆增,將導致毛利率下滑,以大摩推估臺幣每升值1%,臺積電毛利率下降約0.4%計算,由於第2季臺幣強升約10%,連帶拉低毛利率4個百分點,從預估的58~59%,降至54~55%區間。

(本文未完,全文見此)

延伸閱讀:

3檔大啖國防商機 軍工股能變臺灣產業三本柱?謝金河:現在是重要轉折點!

債蛙不要看!美元「死亡通知」殺到 川普2動作泄天機 蔡明彰:慘到明年5月?

遺產規劃想省錢 可以問AI照着做嗎?他勸告:至少5年內先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