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至桃園1原因今飆更極端高溫 南部午後熱對流影響機會提高

午後山區附近有熱對流雲系發展影響,帶來局部短暫雷陣雨,南部今天雲量減少以後,受影響的機會有提高趨勢。圖/AI生成

持續高溫炎熱,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歐宗學今天表示,雖然節氣已經來到秋天,但臺灣的天氣仍偏向夏季型態,除了午後雷陣雨以外,便是要注意高溫。預期今天雲量會比昨天更少,相對地氣溫就容易升高,各地白天高溫都可達32至34度。雙北至桃園,以及中南部內陸地區有局部36度高溫發生機會。

特別是臺北盆地延伸到桃園市區,歐宗學表示,由於偏東風過山沉降增溫作用的影響,可能出現更極端的高溫,前兩天都有37至38度出現,今天也不例外。配合過量到危險等級的紫外線,在戶外長時間或劇烈活動的熱傷害風險很高。出門務必要做好防曬工作,尤其是勞力工作者要適時休息降溫,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歐宗學表示,今天台灣附近的大氣環境其實跟過去幾天大同小異,南方在南海到菲律賓一帶是大低壓區,東北方則是太平洋高壓勢力,臺灣處在這兩個系統之間,環境風向大致是偏東到東南風,迎風面的花東到恆春半島地區,容易受海上對流雲系發展移入影響而有局部短暫陣雨。

其他地區上午期間普遍是晴到多雲,歐宗學表示,午後時段在山區附近仍會有熱對流雲系發展影響,帶來局部短暫雷陣雨,預估中北部平地受影響的機會比昨天來得低,南部今天雲量減少以後,受影響的機會有提高趨勢,仍要留意。

目前來看這樣的大氣環境配置至少會延續到週末,歐宗學表示,期間天氣型態大致不變,仍要注意高溫及午後雷陣雨的影響,降雨區域及時間可能每天略有不同,也會比較難事先預報掌握,下午留意天氣變化狀況。

歐宗學表示,下週太平洋高壓勢力有逐漸減弱東退的趨勢,屆時便要留意臺灣東方海面是否會再有低壓系統發展活動,目前的預報趨勢來看確實有這樣的機會。

不過,他說,低壓的強度、移動方向及路徑等都還不太明朗,也無法確定可能爲臺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短期內來看都還是夏季天氣型態爲主。要有很明顯的天氣變化,至少是1周以後的事,還有時間可以觀察看看後續的預報變化。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