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永康街「漫步區」首日試辦封街 居民遊客看法不一

臺北永康商圈10日結合母親節活動,首度試辦封街「漫步區」,爲期1個月,時間爲每週六、日下午2時至晚上8時。(張珈瑄攝)

臺北永康商圈10日首度試辦封街「漫步區」,下午2時一到,讓原先在永康商圈的車輛開出後,工作人員便在入口擺放拒馬。(張珈瑄攝)

爲打造人本城市,臺北永康商圈10日結合母親節活動,首度試辦封街「漫步區」,爲期1個月,時間爲每週六、日下午2時至晚上8時。永康里長李明螢說,目前藉由每週辦理活動做爲引導,讓里民適應政策,盼市府取得住商共榮的平衡 。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之後會有概估人數、車流量的樣本數,包括店家、居民、遊客的評價,將在每週的檢討會討論。

永康街「假日漫步區」10日試辦,同時結合母親節舉辦「愛在永康『永』抱媽咪」活動,現場集結金華國小太鼓隊、康橋熱舞團等在地藝文演出。(張珈瑄攝)

記者實際走訪永康商圈,原先早上的烏雲密佈、大雷雨轉晴,下午2時一到,讓原先在永康商圈的車輛開出後,工作人員便在入口擺放拒馬,起初不少遊客並未知悉封街一事,仍等待紅綠燈過馬路,後人潮逐漸往馬路上移動。除居民車輛外,自行車、垃圾車、計程車、外送車輛仍可進入。

李明螢說,試辦前已經跟市府溝通討論多次,也發放1000多張居民通行證,但還是有很多民衆不知道能領取通行證,試辦第1天后就會知道是否對里民產生不方便之處,或是先前沒計劃到的潛在衝突,可以再做滾動式的配套措施因應。

李明螢強調,政策以人本爲主是市府的美意,期待有好結果,雖然還是會有反彈的聲音,但目前藉由每週辦理活動做爲引導,讓里民適應政策、理解爲何要封街。永康商圈很小、很短,尤其是住商混和區,非純粹商業區,市府要取得平衡、住商共榮 ,也提醒市府漫步區的設立會增加垃圾量,目前她有多設置幾個垃圾桶在永康公園裡,後續是否造成影響要再看試辦結果。

臺北永康商圈10日首度試辦封街「漫步區」,起初不少遊客並未知悉封街一事,仍等待紅綠燈過馬路,後人潮逐漸往馬路上移動。(張珈瑄攝)

民衆邱先生表示,封街區域較小,有時侯走一走沒注意就會忘記已離開漫步區,拒馬應更明顯區分出漫步區,才能避免危險,但總體逛起來很舒服;當地一對老夫妻則指出,商圈本來車輛就沒有很多,也有人行道,覺得不需要特別做漫步區。

永康區里民王先生說,自己會常常遛狗,但狗狗容易爆衝、造成危險,設立漫步區會比較安心。有些人還沒有習慣這個時間點車子不能進出,他建議市府,開放附近公有停車場,讓里民事先把車停在外面,目前沒有聽到什麼抱怨的聲音,很多事情一開始有磨合期,所以要互相體諒。

謝銘鴻說,當初是希望非當地居民的過境車輛不要進來爲主,所以發行居民通行正,不過試辦第1天看起來使用的居民不多,原先以爲會很混亂,尤其出入口怕會有糾紛,但實際走一趟超乎想像的好,目前還沒有發現要改進的地方,這個假日後會有一些調查樣本數,概估人數、車流量,也會在試辦期間做問卷調查,包括店家、居民、遊客的評價,並在每週的檢討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