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 議員:懷愛館回饋金 應納信義、文山區
臺北市第二殯儀館(懷愛館)作業量大增,議員建議重新調整地方回饋金。(丁上程攝)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拆除後,殯葬事宜均轉至第二殯儀館(懷愛館),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秦慧珠日前在與市長蔣萬安「便當會」時,提及懷愛館作業量大增,對周邊居民交通、安寧的影響也增加,因此回饋金也應該重新修訂,補償範圍除了大安區外,還應將信義區、文山區納入,回饋金髮放才更公平。
秦慧珠日前與同個質詢組的議員汪志冰、曾獻瑩,與蔣萬安「便當會」討論市政議題。秦慧珠指出,懷愛館的作業量大增,也影響周邊居民交通、安寧,所以回饋金應該重新修訂,做更公平的發放;補償範圍除大安區外,還應將信義區、文山區納入,請市府應立即重新修訂檢討殯儀館回饋金補償辦法。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表示,「臺北市立殯儀館回饋地方自治條例」於2004年訂定時,已明定懷愛館所在大安區,鄰近文山區興昌、興泰及興旺等3裡均爲發放範圍;2007年修法時,經議會廣泛討論,決議將信義區黎忠、黎平及黎安等3里納入發放範圍。
殯葬處說,經過近半年觀察,民俗旺日時確有因治喪或公祭車輛涌入,導致辛亥路3段有交通阻塞情況,殯葬處也加派義交人力、規畫調撥車道、設置停車場接駁專線及協請派出所支援等方式,舒緩辛亥路3段交通;隨着治喪方式轉向節葬、減葬,過去出殯車隊和樂隊對環境的干擾已大幅減少。
是否調整殯儀館回饋金髮放範圍?殯葬處直言,自2019年以來陸續皆有里長或議員建議,殯葬處也曾在2020年發佈修正草案,但因接獲諸多不同意見,該次修正草案未成法。
殯葬處說,雖然一殯拆除對懷愛館周邊確造成一定交通影響,但由於地方意見不一致,殯葬處將持續溝通蒐集並整合各方意見後再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