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消失的橋樑 敦化南北路上的「復旦橋」興建、拆除都是因為它
臺北市新建敦化路跨越縱貫線鐵路陸橋「復旦橋」,六日舉行通車典禮,中外來賓五百餘人應邀觀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9/02/06 陳明輝攝影)
在過去,臺北街頭有不少高聳的橋樑,爲跨越鐵道而建,例如復旦橋、復興橋、正氣橋等。其中復旦橋,它沿着敦化南北路,橫跨縱貫線鐵道。最後因爲要配合鐵路地下化,在1996年拆除。
復旦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當時隨着臺北東區發展日益蓬勃,敦化路的車流通過縱貫線鐵路時,時常會形成交通堵塞。政府決定於敦化路平交道上方興建一座大橋橫越鐵路線。在有美援經費的支持下,加上臺鐵局的技術協助,橋身採用了當時先進的預力混凝土設計,全長1744.1公尺,寬23.4公尺,連同兩側引道,共耗資290多萬元。
【推薦閱讀】 歷史影音/【歷史上的今天0224】復興橋通車 蔣中正上下班必經之路暢行無阻 車流太大都市圓環吃不消! 交通樞紐臺北正氣橋難逃被拆的命運
復旦橋位於敦化南、北路上,跨越縱貫鐵路上空。圖爲復旦橋一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2/29 許振輝攝影)
復旦橋位於敦化南、北路上,跨越縱貫鐵路上空,目前爲了東西向快速道路與鐵路地下化向東延伸工程施工需要,必需拆除完工廿五年的復旦橋,圖爲復旦橋一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2/29 許振輝攝影)
1959年2月6日上午10時,復旦橋正式舉行了盛大的通車典禮。當日有中外來賓,市議員和里長等應邀參加。由時任臺北市長黃啓瑞主持,議長張祥傳剪綵,隨後數十輛大小車輛緩緩通過新建的大橋。黃啓瑞市長在致詞時除了對美援、臺鐵局人員的支持表示感謝,更預言新橋將有助於臺北東區的繁榮,達到平衡發展。
隨着時代變遷,復旦橋始終堅守乘載臺北交通的任務,直到 1989 年鐵路地下化第一階工程完工,爲了市民大道的興建,復旦橋在1991年封閉停用,並於1996年被拆除,使用30多年的復旦橋功成身退。雖然已經被寬廣的大馬路取代,仍然存在於老臺北人的記憶裡。
配合鐵路地下化松山專案施工,復旦橋三日深夜正式封閉,取代的臨時便橋與新開放的平面車道,四日尖峰時間敦化南路南向北車流量十分吃力,使得復旦橋下出現預期中的瓶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1/01/04 章家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