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劇作獎《深度安靜》、《失明》 榮獲金馬獎8項提名

▲沈可尚導演生涯首部劇情片《深度安靜》,入圍本屆金馬獎7項大獎。(圖/臺北文創)

記者莊智勝/臺北報導

第62屆金馬獎公佈入圍名單,金馬創投【臺北文創劇作獎】得獎作品共獲得8項大獎提名。其中,2020得獎作品《深度安靜》一舉入圍「最佳新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7項大獎;2024得獎作品《失明》則榮獲「最佳新演員」提名。

臺北文創總經理劉麗惠表示,自2014年首開企業型基金會投入編劇人才培育先例,於金馬創投會議設立「臺北文創劇作獎」,就是希望透過實質鼓勵,支持華語電影拍攝,歷年得獎作品也都受到影壇高度期待,《深度安靜》、《失明》獲得本屆金馬獎多項提名,就是對電影團隊的最高肯定。「臺北文創就像一個陪跑員,有幸在華語電影衝刺的賽道上,陪伴這些得獎作品跑過一段。未來,我們會繼續聚焦於劇本創作,期待爲華語影壇發掘更多優質的故事。」

▲《深度安靜》是沈可尚25年導演生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

25年導演生涯首部劇情長片 沈可尚角逐「最佳新導演」

《深度安靜》是沈可尚導演生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2020年尚在劇本開發階段即入選金馬創投會議並榮獲「臺北文創劇作獎」,當時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還在頒獎典禮上打趣地介紹:「這是我們等待最久的新導演。」「在我看來,能夠完成一部劇情長片,需要很多的機緣和幸運。」《深度安靜》入圍金馬獎七項大獎的消息傳來,沈可尚導演第一時間便是感謝所有幫助過這部電影的夥伴,「能入圍,完全是一羣人共同全力以赴愛電影的結果,我對整個團隊深感驕傲。」

費時5年,聯手臺灣、義大利、波蘭、紐西蘭多國團隊共同打造的《深度安靜》,不僅讓沈可尚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也將林依晨、張孝全、和金士傑送進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的入圍名單;此外,沈可尚和編劇陸欣芷還一起入圍了「最佳改編劇本」,攝影陳大璞、和美術設計蔡珮玲也各自獲得獎項提名。

▲林依晨、張孝全在《深度安靜》中首度飾演夫妻,雙雙獲得金馬獎提名。

林依晨《深度安靜》再獲女主角入圍 《失明》首任監製亦大放異彩

《深度安靜》的故事從一個家庭生活悲劇展開,男主角在追尋妻子死亡真相的過程中,不料卻碰觸到更深的家庭傷痛。這是林依晨、張孝全、與金士傑首度在大銀幕同臺飆戲,三位演技派細膩演繹角色複雜的內心衝突,讓現代家庭與親密關係中潛藏的情感壓力與心理矛盾逐步浮上臺面。

睽違22年再度入圍金馬獎,林依晨難掩興奮,「距離上次入圍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謝謝這期間的經歷讓我一再地進化。」影視兩棲的林依晨近年的進化有目共睹,除參與演出多部叫好叫座的作品之外,也開始深入跨足幕後製作,她首次擔任監製的電影《失明》,正是2024年臺北文創劇作獎的得獎作品。而在片中飾演林依晨兒子的演員劉敬,此次也憑藉角色提名金馬「最佳新演員」。

劉敬表示很開心受到肯定,也感受到這次的入圍帶給身邊家人朋友們還有工作夥伴們的快樂,「有他們一起陪我努力往前走是我最幸福的事。」

▲《失明》劉敬(中)入圍金馬最佳新演員 和「母親」林依晨出席臺北文創包場電影映後座談。

《深度安靜》和《失明》都是探討個人與家庭關係的題材,人物的底色不約而同帶着壓抑和窒息,林依晨日前接受《臺北文創名家觀點》專訪時曾坦言,被困在傳統家庭和社會期待中的感覺,於她而言並不陌生。「我是接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家庭分工及男女觀念都根深柢固。幸運的是,身爲演員,我有機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詮釋過很多故事,體會過各種不同的人生選擇,這些經驗會觸動我對現實人生的思索。」臺北文創將繼續以更多的行動支持影視音發展。

▲臺北文創舉辦《失明》特映會,以實際行動支持影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