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網紅節論壇 分享網紅產業新潮流

2025臺北網紅節日前舉辦論壇,吸引數十位網紅、KOL,以及對網紅產業有興趣的民衆參與。(主辦單位提供)

2025臺北網紅節今年正熱烈展開,除了有「網紅探店」等一系列活動,10月16日更是以特別舉辦網紅產業論壇,以「網紅 X 永續力 打造兼顧價值與流量的新典範」爲主題,邀請臺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聖洋科技黃逸甫執行長,口碑事業處總監洪穎儀擔任講師,分析現今網紅產業的環境、潛在發展方向以及永續發展帶給網紅產業的影響。

2025臺北網紅節論壇最後,由3位講師:聖洋科技黃逸甫執行長(左1起),臺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聖洋科技口碑事業處總監洪穎儀回答觀衆提問。(主辦單位提供)

主辦單位臺灣新媒體協會理事長陳義文首先上臺致詞,表示之所以舉辦此次論壇,目的是想導正網紅產業爲追求流量而犧牲價值觀的偏差,打造兼顧價值跟流量的新觀點,畢竟網紅創造好的流量固然重要,同時也要創造好的價值觀。最後陳義文熱情歡迎網紅、企業與民衆踊躍參加11月8日、9日於臺北信義商圈舉辦的臺北網紅嘉年華活動,特別感謝各界對網紅產業發展的支持,並歡迎所有與會嘉賓的參與。此外,現場也榮幸邀請到中華網紅協會鄭儷絲理事長共襄盛舉,爲論壇增添更多產業視野與交流能量。

臺灣新媒體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義文,代表主辦單位,在臺北網紅節論壇致歡迎詞。(主辦單位提供)

擔任論壇引言人的黃逸甫,以「從創意到責任」爲主題,分享對網紅產業的看法。他以戶外品牌始祖鳥與行動藝術家蔡國強合作的西藏煙火秀,引發破壞生態的嚴重公關事件爲例,提醒大家不論操作網紅或行銷campaign,要注意社會責任及民衆觀感。

黃逸甫也以adidas與環保組織合作、利用海洋廢棄物製作的運動鞋系列等企業實踐ESG的案例,表示全球ESG趨勢,已從潮流變成常態。73%年輕Z世代願意爲ESG產品買單,77%的受訪者希望企業有影響力,因此KOL要與永續觀念結合,不能只注重曝光量、流量,還要重視價值導向,所以曝光內容要有教育性、共鳴性跟行動力,傳達與企業特質、商品相關的ESG項目,傳遞有意義的永續的理念。

其後是由洪穎儀分享聖洋科技幾個成功的合作案例,包括共享汽車iRent的搭便車的服務等,說明社羣短影音如何展現企業ESG的方式。

講師鄭家鐘,則以「由流量狂歡到價值 共創網紅經濟新藍海」爲題,從「生成式AI 時代的網紅經濟變革」、「由直播帶貨到帶動價值」、「內建永續硬核的網紅長期策略」、「許自己一個永續的未來」等4個層面,探討AI時代來臨,網紅產業的變遷,以及從經濟面跨出圈,在環保永續的圈層中,如何以永續核心,打造新型態的網紅。

鄭家鐘強調,網紅與ESG的關聯性,最重的是認同社會價值。如果一昧追求商業流量,當然沒辦法平衡,而是企業、網紅與消費者三方共創價值,共創內容,纔會順應ESG潮流,有高度的流量經濟價值。AI時代來臨,也會引導網紅經濟走向,例如前期調研可以使用AI,但仍需使用者查證,這纔是真正最花時間的部分。

鄭家鐘認爲,當網紅、企業主與消費者的新信任度培養好,商業流量纔會滾動。至於流量辨識,也不僅限於影片觀看數的表面流量,而是要看影片帶起的後續發酵效應。若有政府支持網紅產業,把一些永續的議題或一些有價值的環境保護、節能減碳等議題,讓網紅朝往這個方面去做一些發想或是宣傳,就可以讓永續概念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