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公園監視器覆蓋率低 這區墊底僅17%
臺北市公園監視器覆蓋率低,其中文山區17%,內湖區23%和大安區29%佔比最低。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處迴應,因多數道路已有裝設監視器,且監視器會讓民衆有隱私被侵犯疑慮,現行採民衆建議方式,並經會勘、評估表計算,再行設置。圖爲大安森林公園。(溫予菱攝)
公園是大小朋友遊玩好去處,不過,臺北市議員發現,臺北市現有612座公園,裝有監視器僅有223座,其中文山區覆蓋率僅17%,擔憂公園反成治安死角,建議市府盤點公園監視器的設置需求。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處迴應,因多數道路已有裝設監視器,且監視器會讓民衆有隱私被侵犯疑慮,現行採民衆建議方式,並經會勘、評估表計算,再行設置。
根據公園處統計,全市現有612座公園,設有監視器公園有223座,覆蓋率達36%,其中覆蓋率最低前三名分別爲文山區17%,內湖區23%以及大安區29%。
臺北市議員曾獻瑩表示,公園監視器與園內犯罪率息息相關,尤其北市公園監視器從2019年的218支增加至去年的671支,成功嚇阻公園內「毒品、賭博、詐欺」案件數,其中2019年公園內有57件毒品案件,但去年已降至19件、賭博15件降至3件、詐欺也從24件降至5件。
曾獻瑩說,監視器對於嚇阻犯罪起到很大的作用,不過僅有大同區和士林區的公園監視器設置比例超過一半,其餘行政區的公園仍不足,其中文山區裝設比例僅有17%,他擔心大多數公園仍缺乏足夠的監視設備,不僅會增加警方查緝的困難度,也難以對罪犯達到嚇阻作用,最終可能成爲治安的死角。
曾獻瑩建議,市府應研究監視器的最佳設置範圍,並每年定期盤點公園監視器的設置需求,編列相關預算,以確保市民在公共場所的安全,不要讓親子共遊的公園變成罪犯隱匿蹤跡的治安死角。
公園處長藍舒凢迴應,裝設監視器常需多方折衝協調,降低民衆認爲侵犯隱私的疑慮,且1支監視器每年所需的服務費用約2.1萬餘元,局處與鄰里公園每年需負擔的監視器服務費用已達1200多萬元,所以現階段皆採民衆建議方式,並經會勘、評估表計算,再編列經費設置。
至於文山、內湖以及大安區公園監視器裝設比例較低,藍舒凢說,文山區與內湖區公園因多爲山坡地形,僅有步道及少量設施,對於裝設監視器的需求較低,大安區則多數道路已設置監視器,故經盤點也較無設置監視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