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房子為何總被嘴?網發問釣出買不起派、老公寓優越派吵成一團

臺北市一坪200萬仍有買盤?老公寓與外圍新案的價值大戰,火藥味十足。房市示意圖/遊智文攝影

在房市討論板上,一名網友發文表示納悶,明明臺北市是衆人稱羨的「天龍國」,卻在房板上「像過街老鼠一樣被嘴爆」,讓他感嘆「是不是該叫那些臭天龍屋主多看看房版?」

這位原PO表示,近來常看到「買臺北市是傻子」、「臺北又老又臭又貴」等批評聲音,甚至每個行政區都被點名攻擊——

原PO無奈表示,自己每天滑信義區591卻根本找不到便宜物件,質疑房版的言論與市場現實是否脫節。

許多網友直接點出「買不起」纔是被嘴主因。有留言直言「嫌貨纔是買貨人」、「買不起的在嘴」、「買不起只好酸,人性啦」,認爲臺北市高房價讓部分人產生反感與敵意,酸言酸語只是心理補償。此外也有人認爲,部分臺北公寓屋主總愛強調自己地段優勢,「公寓仔以爲自己跟西華富邦同級」、「看到新案價格就跳出來喊『這價格可以買臺北』,結果是老公寓==」,被認爲刷存在感過頭,反而招致反感。

另有一派網友指出,PTT房市版的使用者本就以外縣市居民爲多,「房板臺北人很少,可能不到1/10」,這樣的結構自然容易出現「集體嘴北市」的現象,也有人懷疑「建商找行銷公司來帶風向嘴臺北很合理」。

甚至有網友從社會觀點出發,認爲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國都存在,「都市在每個國家都會被特定族羣攻擊,因爲仇富、仇都市的心理」,認爲這不單是房價問題,更是一種情緒與身分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