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選舉不易發生棄保 江啓臣:僅一情形例外

國民黨立委江啓臣今早接受「嗆新聞」廣播專訪。(截至嗆新聞直播)

陳時中請辭衛福部長後,臺北市長三腳督成形,國民黨立委江啓臣直言,現在已不能再迷思臺北市是藍大於綠的地方,因臺北市經過柯文哲近8年執政,以及2次總統大選洗牌,選民結構是有些改變,而若3方民調勢力均等,棄保操作較不易發生。

根據本報最新民調,在臺北市長選舉主要參選人中,民進黨提名的陳時中支持度爲24.2%,國民黨提名的蔣萬安23.9%,民衆黨支持的黃珊珊爲22.2%,3人支持度的差距都在民調誤差範圍之內,三強鼎立,顯示選情緊繃,棄保效應將對選舉結果產生關鍵影響。

江啓臣指出,棄保在一定條件纔可能發生,當三腳督不是呈現正三角,而第三方有非常弱勢的狀況,例如民調低於15至20%,棄保操作比較容易﹔但越是呈現「正三角」,3邊勢力均等或誤差範圍不大,各方都會拚命把自己的盤再變大,任何棄保操作都不容易發生,除非某候選人主張相對極端。

江啓臣認爲,一般而言越傳統、年紀大的選民較容易發生棄保,現在年輕選民投票行爲,不是爲某政黨輸贏,尤其是越在地選舉,年輕選民是因喜歡候選人而支持,不是以政黨輸贏做考量,因此越年輕的選民,棄保要操作越不容易,掌握越多年輕支持者的候選人,票比較不會跑。

江啓臣強調,臺北市長選舉棄保的條件目前還看不出來,非常難評估,只能大致上從選民的投票行爲和棄保行爲去看,而民調要調查到對於候選人的支持,主要是來自政黨還是完全是對個人的支持,支持的原因是什麼?這纔是影響最後是否棄保關鍵。

此外,對於臺中選情,江啓臣表示,臺中本身就是屬於「搖擺州」,代表選民的選舉投票行爲是務實,相對理性,對候選人有自主獨立判斷標準,這對任何候選人,現任跟挑戰者都是壓力,完全要看錶現,現任者就是看政績和施政作爲、個人操守、團隊等,都是檢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