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清晨低溫」飆30度 鄭明典示警:這不是好現象

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北部一週內高溫上看37度,其他地區也在33至35度之間。(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近日熱浪席捲北半球,臺灣也受到影響,未來一週北部高溫都在36、37度,其他地區也在33至35度之間,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清晨應該是溫度較低的時間,但臺北市今(1)日清晨5點多的溫度竟高達30度,讓他擔憂喊「這不是好現象」。

鄭明典今日一大早就在臉書表示,臺北市清晨5點多的溫度高達30度,體感溫度甚至飆到35度,讓他擔憂說「清晨低溫降不下來,這不是好現象!市區內氣溫高於周邊郊區,這就是臺北盆地的都會區熱島效應」。

中央氣象署今日上午7點多針對14縣市發佈高溫資訊,臺北市、新北市、彰化縣爲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最高溫恐達38度;桃園市、臺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及金門縣爲黃色燈號,最高溫達到36度以上。

受太平洋高壓影響,今起至週四(3日)各地天氣穩定、炎熱,北部高溫3日7度、中南部36度、東半部達33度;雖然太平洋高壓週五(4日)起減弱,臺灣周邊轉吹西南風,各地都會出現局部降雨,但高溫仍在33至36度之間。

氣象署發佈14縣市高溫資訊,臺北市、新北市、彰化縣爲橙色燈號,有連續36度高溫,或38度以上高溫的機率。(圖/翻攝自氣象署)

氣象署提醒民衆減少非必要戶外活動,外出注意防曬、補充水分、慎防熱傷害,室內也應保持通風及涼爽,老人、小孩、慢性病人、肥胖者、服用藥物者、弱勢族羣、戶外工作或運動者,應遠離高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