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金融大樓參與節約能源提案社羣 提升空調系統節能效益
臺北金融大樓(101)定位爲具國際水準的頂級辦公環境,籌劃之初已在跨國企業最重視的資訊網路、電力、空調及備援設備上,設計最高容量、最大效能的輸出功率及擴充彈性。囿於節能減碳蔚爲風潮,而該大樓並無實際空調節能數據,不知如何進行節電,「能管員」邱源章於114年領軍參與經濟部能源署主辦、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執行「節約能源提案社羣」,透過實務輔導、案例交流與實作演練,提升空調系統節能效益。
臺北金融大樓(101)空調冷卻水塔實景。 臺北金融大樓/提供
該公司此次於節約能源提案社羣,主要針對空調系統節能改善提案,並聚焦於滷水主機四臺、冰水主機2臺、冷卻水塔6臺及40臺水泵的現況改善。而滷水主機空調冰水系統運轉可分爲空調、融冰及儲冰三種模式。另冰水主機主要以現場人員經驗進行啓停,判斷若大樓負載需求可使電流運轉高於70%則啓動,若無法即關閉,改採融冰模式。
目前大樓在空調系統運轉監控時,發現冰、滷水主機共六座冷卻水塔的風扇馬達共18臺,皆發現超過一半時間以滿載能力運轉。根據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監控運轉資料,滷水主機四座冷卻水塔及冰水主機二座冷卻水塔共有35,040筆數據,剔除無效數據及非運轉時間數值爲零的數據,此六座冷卻的風扇馬達運作模式爲同時開啓以相同頻率運作,顯示有超過一半時間以滿載頻率60HZ運轉。除調閱監控系統運轉資料,也同步進行冷卻水塔量測記錄,發現冷卻水塔的散熱狀況不理想且溫度偏高。針對現況專家臨場後建議改採新式管理模式,並在冷卻水塔增設流量及溫度感測器,使監控系統藉由收集量測並計算冷卻水塔總散熱能力及趨近溫度,以作爲後續設備汰舊換新的依據。預期經改善後,每降低冷卻水溫1度可減少主機耗電量1.5%。
該公司認爲透過節能專家親臨輔導,可更深入瞭解空調運轉與分析數據的實務與理論,達到理想的節能效益,尤其透過社羣課程的交流可交換彼此不同的觀點,對改善節能措施比較有方向。(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