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奪冠最想長居城市「3指標」超突出 天災準備度高

臺北在Gensler最新發布「2025城市脈動:魅力城市」全球65座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登「全球最想長居城市」榜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全球設計與建築公司Gensler最新發布「2025城市脈動:魅力城市」(City Pulse 2025:The Magnetic City)調查,臺北在全球65座城市中脫穎而出,擊敗新加坡、雪梨、柏林等國際大城,榮登「全球最想長居城市」榜首。

根據建築設計公司 Gensler 最新發布的《2025年城市脈動》(City Pulse 2025)調查,過去一年中,將近五分之一的人搬到了新城市。在人們尋找更實惠、更有活力的生活與工作地點的時代,不僅要了解是什麼吸引新居民進入城市,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是什麼讓他們願意長期留下來。

那麼,什麼樣的城市纔算「黏性」高?所謂「黏性城市」(sticky cities),指的不僅是能吸引人搬入,還能讓居民長期定居的城市。黏性城市透過提供讓居民願意留下的特質,促進穩定與城市活力。

在此次調查涵蓋的65座城市中,國際上「黏性」最高的城市多半是大型國家首都、全國最大城市,或是全球經濟重鎮。這種差異可能源於各國居民在居住選擇上的根本差別。在許多國家,尤其是國土面積較小的國家,首都往往是城市生活的核心樞紐。

像臺北與首爾這類首都在國內擁有不成比例的影響力,而新加坡則是國界內唯一的選擇。德國的經濟重鎮慕尼黑、墨西哥的蒙特雷等城市,憑藉豐富的機會吸引居民,並以高度宜居性留住居民,讓他們樂於長期在此生活與發展。

根據雷達圖分析,臺北在「解決無家可歸問題」、「降低犯罪」及「社區投資」三項指標的領先全球幅度最大,反映出臺北在社會安全與基礎生活保障方面表現突出。此外,「天災準備度」同樣表現優異,顯示在防災規劃與應變能力上具有國際水準。

在「經濟實力」與「城市活力」方面,雖然臺北仍高於全球平均,但領先幅度相對較小,顯示在國際競爭力上仍有提升空間。

臺北在八大評估面向均優於全球平均,尤其在社會安全、福利保障與防災準備度表現突出,可謂全球兼具宜居與韌性的城市典範,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