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動物之家納咖啡廳、獨立犬運動場 中繼園區人力短缺成隱憂
詹爲元表示,中繼園區犬隻環境較爲克難,目前單一犬舍裡的犬隻較多,主要犬隻數量龐大,加上活動力大,如果有多餘經費和空地,建議增設犬舍。 (張珈瑄攝)
臺北市動物之家因收容動物量增加、空間設備不敷使用,2020年開始規畫新建工程,工程內容含寵物咖啡廳、獨立大小型犬運動場等。臺北市議會財建委員會20日赴動物之家中繼園區考察,北市議員、第一召集人詹爲元指出,因犬隻數量多及其活動力大,建議犬舍環境再優化改善。第二召集人林珍羽則提出,北市動保處員額人力編制不足,希望市府可以鬆綁獸醫師條件的限制。動保處迴應,已針對無法與其它犬隻相處的犬隻擴建籠舍;由於動保處長期缺乏人力,所以持續在研擬留住人才計劃。
臺北市動物之家因收容動物量增加、空間設備不敷使用,2020年開始規畫新建工程,新建工程完竣工前,動物之家先以距離原址7、800公尺的園區爲中繼,可收容犬840只、貓360只。 (張珈瑄攝)
動物之家新建工程於2024年8月動工,預估經耗資12.7億元, 主要分爲友善收容、重回家庭、生命教育、親子游憩4大目標。友善收容將依動物年齡分區飼養、居住空間加倍且維持通風;增設動物改造綜合中心,如美容室、醫療、行爲矯正中心,使髒亂、生病及兇惡的流浪動物經改造後,增加其被認養機會;另也將設立浪浪回家館及生命教育室,以推動動物福利及保護向下紮根,同時結合內湖覆育園區的保育服務功能,建構假日親子休憩場所,目前施工進度3.97%,預計2027年9月完工。
北市議員林珍羽指出,動保處員額編制不足,動保處招募人力條件需具有獸醫資格,如能部分鬆綁,讓有心之士與動保處合作,讓毛小孩有好的照顧。(張珈瑄攝)
整體環境以獨立動線設計,參觀、避免犬貓、認養民衆、清潔工作人員相互干擾;空調系統控溫控溼、提高換氣率;增設貓櫃以增加貓咪運動量及躲藏空間、將犬隻活動與休息區分區。
北市議員詹爲元表示,未來在新建工程中,環境編排、配色及其他硬體設備都要更適宜犬貓活動。 (張珈瑄攝)
1樓配置便利民衆的動物診療,含藥局、候診區、X光室;2樓將接待區整合生命教育空間、犬貓友善互動空間、寵物咖啡廳,拉近人與動物的親暱感,另有寵物用品販賣部;3樓則是依照犬隻體型、性格設置相應空間,同時採用犬隻視覺舒適的黃、藍磁磚、貓舍分爲健康及各種傳染性疾病,分類後集中照顧,避免交叉傳染。
4樓爲動保處辦公室,行政與收容所整合能提升動物收容照護品質及立即性;屋頂分區設計獨立大小型犬運動場;外觀建築屋頂設置折耳造型版,意爲包容流浪動物的缺陷及不完美。在新建工程完竣工前,動物之家先以距離原址7、800公尺的園區爲中繼,可收容犬840只、貓360只。
臺北市動物之家2020年開始規畫新建工程,臺北市議會財建委員會20日赴動物之家中繼園區考察。(張珈瑄攝)
詹爲元表示,中繼園區犬隻環境較爲克難,目前單一犬舍裡的犬隻較多,主要犬隻數量龐大,加上活動力大,如果有多餘經費和空地,建議增設犬舍,對狗狗會有比較好的發展。希望未來在新建工程中,環境編排、配色及其他硬體設備都要更適宜犬貓活動。
林珍羽說,現在中繼環境尚可接受,但當務之急是動保處的員額編制不足,動保處招募人力條件需具有獸醫資格,但市府開出的條件與市場相差甚遠,如能部分鬆綁,讓有熱情的有心之士與動保處合作,讓毛小孩有好的照顧甚至得以善終。她也呼籲臺北長蔣萬安在院會提案、與其它北基桃首長達成共識,不要讓中央的行政與內政限制地方銓敘、擴編, 否則未來只會流失更多動保人才。
動保處收容組代理組長華心惠表示,由於中繼園區空間有限,目前擴建項目是給無法與其它犬隻相處、年紀大的犬隻籠舍;另針對人力編制,動保處長期人力嚴重缺乏且離職率高,目前動保處正職55人,缺額19人,持續研擬留住人才的相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