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賴當局失控亂象“光怪陸離”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道 臺灣《聯合報》2月13日刊登題爲《搶錢,哭窮,超徵:賴政府的失控景象》的社論,摘編如下:
臺“通訊傳播委員會”近日宣佈對民衆自海外購入配備WiFi、藍牙等3C產品(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本網注)加收“審查費”750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2元人民幣——本網注),引發滔天民怨後,“通訊傳播委員會”宣佈暫緩實施,將重新檢討收取辦法。正當賴當局爲總預算遭刪四處“哭窮”之際,“通訊傳播委員會”這種低級的“搶錢”作風,完全暴露了官僚主義的顢頇無能。與此同時,臺當局財政主管部門公佈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下歷年新高;民衆的賦稅負擔率也創下26年來新高,達到14.8%。
民衆的賦稅負擔不斷升高,當局卻連年享受鉅額超徵,不知應設法減輕民衆的稅負。網絡時代帶來海外網購便利,“通訊傳播委員會”官員卻想方設法阻擋,以“審查成本”爲由設法從中漁利。這是在設置行政障礙以圖利代理商,或是想要爲過度超徵的金庫再貢獻更多收入?臺灣稅收已連續4年超徵,金額越來越龐大,民進黨官員從未用心設想要如何改革稅負幫民衆減輕負擔,卻利用超徵盡情享受揮霍預算的快慰,還藉口行政審查來剋扣百姓。請問:民進黨失去“造福人民”的能力了嗎?
財政超徵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意味着經濟較預期繁榮。但當年年稅收都超徵,不得不讓人懷疑:當局是否故意低編稅入以求易於達標,或虛構繁榮假象?近幾年,當局偶以“普發現金”方式還稅於民,向民衆示好;但賴當局上臺後,悍然拒絕此一做法。更惡劣的是,臺當局行政機構近期不斷表演各種“哭窮”絕技,彷彿當局已無法正常運作。如今,面對5000多億元財政超徵,官員都可破涕爲笑了吧?
不可否認,“在野”民代對某些預算採取“統刪”的方式,確實顯得粗糙。但細究其原因,正是因爲近年政府預算的編列和運用都過度浮濫,到了無法窮究的地步,只好以“統刪”凸顯預算項目的不合理。
掌權者對自己的財政支出若缺乏“自律”,任由各部門浪費、自肥或豢養側翼及圖利他人,那就只能依靠“在野”監督的“他律”予以糾正。賴當局一邊坐收5000多億的超徵,一邊哭窮,已到了荒誕的地步。
“通訊傳播委員會”藉口“審查費”搶錢,各部門配合演出形形色色的哭窮戲碼,到頭來,人們卻發現政府稅收有5000多億元的創紀錄超徵。這種種景象,除反映賴當局光怪陸離的失控,也讓民衆倒盡胃口。“通訊傳播委員會”搶錢是當局行政權的濫用和擾民,各部門哭窮是配合民進黨“大罷免”演出的鬥爭戲碼,毫無格調及正當性;至於財政的創紀錄超徵則反射民進黨當局貪婪自肥,卻無心造福百姓。
別忘了,近年臺電、中油都因錯誤的政策虧損累累。包括30年未調整票價的臺鐵、29年未調的北捷、17年未調的高鐵,它們的鵝毛都被誰拔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