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版羅倫佐」盼14歲兒延緩升學!母血淚向總統陳情 教育局準了

▲高雄罕病童爲爭取治療時間,申請延長修業年限遭拒,母寫下陳情信狀告總統。(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高雄一名14歲趙姓男童罹患罕見疾病「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ALD),國小五年級開始幾乎在醫院度過,目前腦部嚴重萎縮,爲爭取更多時間讓孩子接受治療,趙母依法申請延長小學修業年限,卻遭到高雄市教育局駁回。心痛之餘,趙母寫信向總統陳情,字字血淚控訴罕病家庭的無助,高雄市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評估後,同意延長修業年限,並安置在家教育班。

趙童於2022年就讀小五時確診ALD,同年底在臺北馬偕醫院接受骨髓移植手術。爲了把握治療的黃金期,當時趙母向教育局申請升國中延長修業年限,希望讓孩子接受更完善的照顧。今年趙母依特教法規,申請第2次展延,卻遭到教育局駁回申請。

趙母感到痛心無比,寫下陳情信狀給總統府,內文提及,兒子在小五時退化,經醫院確診罹患罕病,雖骨髓移殖手術成功,但腦損卻不可逆,又歷經多次癲癇進出加護病房,導致兒子無法上學,也不被社會同理心對待。

趙母表示,先前延長過一次修業年限,是因爲骨髓移植怕感染,但腦損傷需要很長一段復健路,且腦萎縮從輕度演變成中度,需要磁刺激、靜脈雷射讓腦部恢復能力,所以今年再度申請延長修業年限1年,盼替孩子爭取一線生機,但卻被高雄市教育局拒絕。

趙母說,孩子因退化、疫情完全無法學習,但教育局認爲孩子仍具學習能力,直接把腦損傷的孩子當作跳級資優生,她卑微的懇求卻遭到教育局沒有同理心的拒絕,「光是一般車禍腦損傷、腦中風都需要一段很漫長的修復過程了,何況是退化性疾病」。

趙母的字字句句,道出了罕病家庭的辛酸與無奈。她質疑,臺灣身爲五大罕病立法國家之一,爲何連延緩修業這樣卑微的請求都無法被滿足?她懇求總統能夠關注罕病兒童的困境,給予家屬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高雄市教育局鑑輔會討論後,已同意延長趙生的修業年限。(圖/記者吳世龍攝)

對此,高雄市教育局表示,本案討論過程中,家長與教師均認爲趙生具有持續學習的需求,並期望他接受牀邊教學服務。然而,經專家學者研判,趙生雖符合延長修業年限的條件,但不符牀邊教學班的安置標準。委員會基於專業考量,提出多元安置建議,包括前金國小的資源班或不分類集中式特教班或在家教育班,期望在延長修業期間提供完整的教育支持,以協助學生適應未來生活與學習需求。

教育局表示,理解家長與教師討論後所形成的期待,也尊重不同教育模式的考量。然而,高雄巿鑑輔會委員經審慎討論,認爲現行安置方案能提供學生更全面的支持,以提升趙生生活自理能力及學習適應力。

教育局表示,經與家長溝通說明並取得共識,已同意延長修業年限並安置於在家教育班。如家長對安置結果有疑慮,可依規定於30日內提出申訴。教育局將持續提供必要協助,並與家長、學校及專業團隊溝通,共同尋求對學生最適切的教育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