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20%遭日韓輾爆!專家示警:硬要某些堅持 臺灣3條腿恐被打斷
臺灣遭美課20%關稅,比日韓的15%來得高。(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川普政府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8月1日正式上路,臺灣被課徵20%稅率,高於日本、韓國及歐盟的15%。對此,總體經濟專家吳嘉隆直言,臺灣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是「失敗的」,他警告,政府千萬不要以爲某些堅持是在保護國家利益,最後可能導致臺灣的電子業、製造業與出口業被犧牲。
吳嘉隆在臉書以「關稅談判,川普對臺灣掀牌了」爲題發文指出,美方對臺灣祭出20%關稅,遠高於日、韓與歐盟的15%,這反映出臺灣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是失敗的。他認爲,日韓歐選擇全面接受美方條件,可以視爲對美國「投降」,而臺灣若認爲自己能對抗美國壓力,可能太高估自己了。
對於總統賴清德聲稱20%的關稅是「暫時性的」,吳嘉隆解讀爲,美方仍留有談判空間,但前提是臺灣需進一步讓步。他指出,臺灣目前在某些產業的貿易保護措施,在當前國際環境下已經失去意義。若要換取美方降關稅,必須對美國全方位開放市場、擴大在美投資,及對大陸貿易政策與美方一致,這三點就是美國真正要的底線。臺灣若不配合,美國有各種手段對臺施壓,對臺灣來說,早讓步會比晚讓步好。
吳嘉隆強調,若臺灣願意滿足美方要求,創造美國的需要與依賴,那麼關稅仍有下修空間,但若賴政府想證明在保護農民、或某些部門的利益,結果卻可能導致電子、製造與出口等核心產業受創。
他最後補充,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關鍵在於重建本土製造供應鏈,特別是晶片與AI領域,不但創造就業機會,而且也可以爲戰爭做準備,因此,讓美國本土擁有晶片與AI供應鏈,就必須有求於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