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高鐵「這1站」下車 見人潮少得可憐開酸:根本蚊子館

彰化高鐵站。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凌筠婷攝影

高鐵自從開通以後,讓南北往來的時間大大地縮短,成爲民衆旅遊、出差、返鄉等最佳選擇,不過高鐵的設點真的符合在地人的需求嗎?有網友發文表示,日前他在彰化高鐵站下車後,發現人潮少得可憐,比臺中高鐵站還要少,許多在地人看了非常認同,直言寧願到臺中烏日站搭車。

這名網友在PTT以「彰化高鐵站花這麼多錢結果人這麼少嗎?」爲題發文,他說日前有事要去員林,搭高鐵到彰化站下車後,發現人潮寥寥無幾,和臺中高鐵站塞爆的場景相比真是天差地別,讓他忍不住酸說「彰化高鐵花了幾億興建,結果人潮小貓兩三隻?」

原PO表示,雲林、苗栗站和彰化站一樣都是一個小時一班,但人潮還不算太少,附近也有重要城鎮,反觀彰化站蓋得這麼大,人潮卻稀稀落落的,還有人在裡面吹免費冷氣,根本就是蚊子館。

貼文引起熱議,「當初設臺中站就沒預想到會多個彰化,才設那鳥地方」、「蓋在田中央,也沒火車誰要去」、「曾經搭到那裡一次,跟臺南站吧一樣,選址根本有問題」、「火車到不了誰要去搭?扛一堆行李轉車,火車-公車-高鐵,吃飽太閒」、「車站很漂亮,聯外道路很慘,超級小但是不會塞,因爲根本沒人,哈哈哈」。

不少網友直言根本就是爲了炒房才蓋的,「高鐵本來就不用那麼多站,根本就在炒房而已」、「炒地皮纔是目的吧?」、「炒房用的,水很深啦」、「炒房炒不起來」、「至少蓋在自強號會停的地方,蓋那裡根本只是爲了炒地皮」。

在地人則透露多數人都跑到臺中站搭乘,「正常人都在烏日上下站,不會跑去田中央」、「彰化的人都跑去臺中啊」、「對外交通不便,寧願去烏日高鐵」、「因爲南彰化的人很少,北彰化去臺中班次比較多,比較近」、「位置太差班次又少,有時候乾脆去烏日,住員林去臺中站比彰化站差沒幾分鐘」。

依據「維基百科」指出,臺灣高鐵於2007年1月通車,但當時政府在規劃興建時,並沒有考慮將苗栗、彰化、雲林三站納入高鐵興建計劃之一,然而在1998年與臺灣高鐵公司簽署BOT合約後,因爲苗栗、彰化、雲林三縣聯合要求增設這些車站,因此政府和高鐵公司又簽下「新增三站」合約。

2007年5月15日,臺灣高鐵公司將苗栗、彰化、雲林三站列入第二期興建車站。2015年4月,臺灣高鐵公司宣佈苗栗、彰化和雲林三站將在7月完工,並於12月1日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