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應該無條件愛我」…13個愛情幻想+6個偏見 恐讓關係走向失敗

示意圖/Ingimage

正視你對愛和婚姻不切實際的期望

如果和另一半的關係沒有符合你的愛情觀,那麼問題可能不是出在這段關係,而是出在你的觀念。要爲你的不滿負責的,不是另一半,而是你不切實際的期望。這些期望包括:

請你仔細想想這些對愛的觀念,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和別人一起討論,然後自問哪些觀念你深信不疑。它們對你而言,有多實際和有用。你可能不想理會這些觀念,認爲這是比你不成熟或不敏銳的人才會有的幼稚假想,但你可別被自己騙了,有些觀念可能就隱藏在你的不滿背後。

你的不快樂有多少是因爲不切實際的期望(在這情況下,你必須改變),有多少是因爲另一半無法滿足你的基本需求(在這情況下,另一半必須改變),要明確判斷這些並不容易。這是個複雜且非常主觀的判定,唯有深入探討自我內在,才能評斷。但在以下的情況,你對愛情不切實際的偏見,可能讓你走向失敗:

如果你發現自己對愛的要求太多了,但還想要你們的愛延續下去,你有權修正期望,或是採用比較適合現階段關係的期望。比較適度、可行的假想,可以讓你比較容忍和寬容,保護你不受任何成熟關係中自然幻滅的衝擊。

以下這則親密連結的願景,摘自社會學家綺麗兒.梅西(Cheryl Mercer)所着的《成年人》(Grown-ups)。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有點沉悶且太單純;有些人則覺得是深奧且成熟的。

當我想到婚姻時,非常奇怪地,我最渴望的不是跟一個男人有崇高的心靈結合;那是不容易想像的幻想。對我而言,奇妙的是將男人和女人以熟悉的親密感連結在一起的是共同的例行事務,他們在其中做愛、選擇傢俱、計劃假期、爲衣櫃的空間吵架、共用牙膏、用去年一樣的方式慶祝耶誕節。我自己曾經戀愛過,所以我知道共同建立生活是什麼樣子─私密的玩笑、共同的朋友、事先知道誰泡咖啡、誰拿報紙,甚至聽對方再講一次最喜歡的故事,也是讓人很自在的無聊感受。在我看來,承諾永遠分享生活中的細瑣片刻,而不只是輝煌時刻─對我而言似乎是非常有人性的,甚至比第一次跟某人做愛還要更親密。

※本文爲心靈工坊出版的《走出外遇風暴:如何重建信任與親密【全新增訂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