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借房貸增貸」 All in 0050!網指時機太慢:扛不住回檔
網友想買0050。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鄭超文攝影
非農就業數據爆冷,市場預期美國9月降息已無懸念,8日臺股大盤先由臺積電(2330)領漲,雖尾盤迴落收平,元大臺灣50(0050)仍在其他成分股支持下,改寫盤中新高。8日市值型ETF指標0050漲幅近1%,而臺股主動式ETF相對落後,反映權值股帶頭表現,以及部分主動式ETF集中操作個股本益比可能已高,市場追價意願較爲薄弱。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直言,想以房貸增貸投入0050,理由是「0050長期年化10%、房貸利率約3%,等於每年穩賺7%」,並悔恨4月恐慌出清,錯過逾2成漲幅;他喊話「股票就是要長期持有」。此言一出引發網友熱議,有人直勸「冷靜」、也有人酸「現在纔要All in,我信你的鬼」。
多數迴應先點破「年化報酬的誤解」。有網友舉標普500爲例指出,即便長期年化約10%,2000年到2010年持有幾乎零報酬,「長期10%不是每年10%」,市場存在長期停滯與高波動,拿「平均」去套「每年穩定套利」,風險認知恐嚴重失真。
第二層討論聚焦「槓桿+人性」:原PO在4月無槓桿都嚇到出清,若背上房貸,波動放大、心理壓力更劇,「遇到回檔更撐不住」。多人直白回覆「會死」、「不適合」,提醒先自問是否能承受數月甚至數年的浮虧與月月繳息的雙重壓力。
也有網友提供不同聲音與插科打諢:有人喊「0050正2纔對」戲謔加槓;也有券商自介、主張「長期持有可考慮但別亂賣」。不過理性派總結,「定期定額+資產配置」纔是多數人能長期執行的策略,槓桿應建立在完備風險控管與現金流之上。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