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了算 川普「貿易協議」新玩法出爐
美國總統川普與幕僚近來濫用貿易協議一詞,指稱範圍極其有限的安排,例如5月宣佈、篇幅僅僅幾頁、與英國的框架協議。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府正積極與各國尋求達成協議,它告知主要貿易伙伴,在8月1日高關稅生效前,願敞開談判大門。但什麼纔算是「貿易協議」,這個問題如今變得很微妙,幾乎是川普一人說了算。
延伸閱讀:
整理包/川普對等關稅 你家產品中鏢了嗎?查詢方法、豁免清單、政府支援一次看
整理包/川普關稅戰始末一次看
整理包/川普關稅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政府跟時間賽跑做了什麼?
紐約時報報導,傳統的貿易協議動輒數百頁、耗時多年協商,但川普與幕僚近來卻用這個詞,指稱範圍極其有限的安排,例如5月宣佈與英國達成的框架協議,僅僅幾頁篇幅,內含多項尚待談判的承諾。
上週與越南握手達成君子協議,川普也冠以「貿易協議」之名。他在Truth Social發文稱之爲「兩國之間的重大合作」,部分越南產品的關稅將因此降至20%,但雙方迄今均未公開任何具體條文或事實清單,說明到底談成了什麼。
川普甚至把6月美中達成的「關稅休戰」也稱作「協議」,儘管雙方僅同意互相撤回近幾個月的關稅和報復性措施。典型貿易協議會修改貿易規則,但這次休戰僅讓關係恢復原狀。
週二,在白宮內閣會議,川普甚至將自己單方面透過社羣媒體,公佈日、韓、馬來西亞等國新關稅稅率的關稅通知函,也稱做協議,相關國家根本沒同意。爲爭取談判成果,川普將原訂7月9日截止期限延至8月1日。
美國總統川普(右中)週二開內閣會議,把片面發送的關稅通知函也稱做協議。路透
但他似又暗示,未來再談機會將受限。今年稍早說,短時間內與數十個國家簽署協議的目標,本身就不切實際。他說:「我們已達成一些協議,還可以談成更多,但真的太費時、太複雜。我們可以分幾年進行。」他還補充:「一封信就是一項協議。我們面對200國,不可能逐一談。」
他說了算
紐時指出,川普長期濫用「協議」一詞。他4月受訪時聲稱談成「200項協議」、被追問時解釋:「協議是我說的算。」
川普第一任期就偏好範圍侷限的貿易協議,例如2019年美日雙邊協議。但他也推動過更全面的談判,例如耗時數年的《美加墨協定》,以及涵蓋智慧財產權與農業等議題的美中第一階段協議。
按規定,美加墨協定明年必須重新審視。但川普第二任期對全面貿易談興致不高。傳統的自貿協定不僅談判艱難、政治風險高,通常還需要國會批准,這正是川普政府極力迴避之事,令民主黨人大爲不滿。
不切實際
當前協議簡略的主因是時間緊迫。川普4月宣佈,給各國「三個月時間談判期限」後,多數貿易專家都批不切實際。
在這麼緊湊的時間內,美方官員雖然積極施壓各國開放農產品、飛機和汽車等市場,要求取消對美企的歧視性稅制,還想聯手防堵中國大陸製品轉運進入美國,但時間明顯不足。
卡託研究所經濟學家Scott Lincicome指出,川普延後關稅期限至8月1日「毫不令人意外」,但他同時補充說:「延後不算好消息,因爲未來一個月還是充滿不確定性,即使是最佳狀況,美國也面臨實施高關稅,這將對秋季經濟形成強勁逆風。」
宣傳爲要
Asia Group資深顧問Nisha Biswal指出,不管各國多有誠意,「貿易協商的本質複雜」,「妄想數週或數月談成完整協議,完成不切實際」,因爲法律條文需反覆磋商。
越南協議與其他即將公佈的協議究竟有多「全面」仍待觀察。美印據傳接近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未來再擴充內容;美歐協議據知情人士透露,也接近成形,但將是僅數頁綱要,非完整協定。
川普煩然不在意。英國和越南的案例都是未定案就先宣佈,重宣傳而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