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麻無力「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長期打電腦釀腕隧道症候羣
▲員榮中醫部吳晉廷醫師示範腕隧道關節炎復健方式,可將一隻手手掌朝上手臂打直,用另隻手將手掌向下扳,維持15秒,重複5次再換手。(圖/員榮醫院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一名45歲上班族,因工作需要長期打電腦,數月前發現右手按滑鼠時手會麻,且情況愈來愈嚴重,甚至沒力氣去抓握東西,睡覺時翻身,會感到手腕處有微微電流甚至被電醒,趕緊就醫檢查才確認爲腕隧道症候羣。中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羣如果不及時處理,不但會影響生活,甚至肌肉萎縮、手部無力,後續透過經4周鍼灸治療,手部抓握功能終於恢復正常。
收治個案的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中醫部中醫師吳晉廷指出,該名患者需長時間打字,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麻木感持續數月,半夜會麻醒影響睡眠,且手指抓握越來越無力,患者曾接受物理與藥物治療,但效果不佳,初診檢查確認爲腕隧道症候羣。吳晉廷解釋,腕隧道是一條由腕骨與屈肌支持帶構成的狹窄管道,內部容納正中神經及9條屈指肌腱。當腕隧道空間減少或內部壓力升高時,正中神經會受到壓迫,導致感覺與運動障礙,如大拇指、食指、中指及部分無名指麻木,嚴重時影響手部抓握力,有人甚至拿杯子、開門都感到困難。
吳晉廷指出,該個案接受鍼灸曲澤及內關等穴位,三天後回診,患者自述手指麻脹感減少一半,夜晚也不會痛醒,只有早上起牀時,手指有些脹脹的,手麻情況明顯改善。再次鍼灸後隔週再回診,手指脹麻感僅剩一成,可正常抓握東西。經4周鍼灸調理,手部抓握功能恢復正常,無須服用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
吳晉廷提醒,民衆可輕敲正中神經通過區域看是否有觸電或痠痛感;雙掌合併手腕向下彎曲一分鐘是否有痠痛感,如果有上述二種情況就可能罹患腕隧道症候羣。
至於預防腕隧道症候羣,吳晉廷建議打電腦時可考慮用手腕護具、滑鼠墊及手臂支撐架。復健方式可將一隻手手掌朝上手臂打直,用另隻手將手掌向下扳,維持15秒,重複5次再換手;此外可將近端指節彎曲、彎掌指關節、四指握拳及握拳等方式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