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王季範女兒,曾任天津市委書記,特殊時期被審查,1977年自殺
作爲新中國的開國領袖,毛主席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出於尊重和敬仰,外界對毛主席的家人和親戚也格外關注。衆所周知,毛主席是湖南人,年少時期曾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求學,這個期間,他接觸了很多優秀的教師,爲以後的革命思想啓蒙奠定了基礎,其中有一位老師就是王季範。
爲什麼要單獨提王季範這個名字呢?主要原因就是此人不僅是毛主席的老師,還是毛主席的“姨表兄弟”,也就是說,王季範的母親與毛主席的母親是親姐妹。從身份上來看,王季範一家也是根正苗紅,可就是這樣一個非同尋常的家庭,卻出了一位與“四人幫”關係密切的後代,這個後代就是王季範的女兒,王曼恬。
十年特殊時期,王曼恬曾擔任過天津市委書記、天津市革委會副主任等職務。期間,因爲和“四人幫”主要成員們的關係走的太近,而接受了隔離審查,過程中因不堪忍受重重壓力,而選擇了自殺。
那麼,王曼恬到底經歷了什麼?她的身上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1913年,王曼恬出生於湖南湘鄉,她的表叔就是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父親則是湖南省立師範學校的教師王季範。
受父親和表叔的影響,王曼恬對革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熱忱,還在讀書的時候,她就渴望着將來有一天可以和表叔一樣,積極投身革命事業。雖說父親是一名優秀的教師,但王曼恬的學習成績很一般,反倒是有很強的藝術天賦,長大後她如願考入上海新華藝專學習美術。
抗戰爆發時,還在學校讀書的王曼恬,不得不放棄學業,前往革命聖地延安,做了一名美術教員。
執教的過程中,王曼恬經歷了許多,既體驗了戰爭的殘酷,同時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建國後,王曼恬得到了組織的重用,被分配在天津教育局工作,雖說只是一名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但她一直很努力,也從未放鬆懈怠。
原本,王曼恬的生活很平靜,根本沒有太多的波瀾,生活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然而這一切都在十年特殊時期發生了變化,她原本平靜的生活也被徹底打破。
靠着特殊時期的機遇,王曼恬藉着“造反”的機會,一路往上爬,得到了重用,先是出任了天津市革委會辦事組秘書組組長,而後又和江青等人越走越近,支持批判天津“黑會”、“黑戲”。
得到江青的扶持後,王曼恬的官越做越大,逐步成長爲天津市革委會的核心小組成員之一,而後又一路被提拔爲天津市第一書記、天津市革委會副主任。在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當時的天津市第一書記和今天的天津市委書記地位相同。
除此之外,王曼恬還兼職在國務院處理文化組的相關工作,成爲“四人幫”在天津地區的“代理人”,是“四人幫”的得力干將。
1976年10月,“四人幫”勢力粉碎後,和他們相關的人員也都先後接受了隔離審查,王曼恬也不例外。不過,接受審查的過程中,王曼恬始終很牴觸,從始至終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問題所在。
1977年1月4日,王曼恬因無法承受種種壓力,而選擇了服藥自殺,好在辦公室的警衛員及時發現,這才撿回一條性命。經過這件事後,中央特地安排了一個20多人的看護小組,負責王曼恬的安全問題,可惜還是沒能阻止她輕生。
1月27日,王曼恬趁着看管人員不注意的時候,選擇用自縊的方式,結束了64年的生命。或許,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她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自殺也只是不想繼續沒有尊嚴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