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臺高喊「第一個拿金曲的鹿港人」!網驚:不是羅大佑?真相曝
▲羅大佑的〈鹿港小鎮〉紅遍大街小巷。(翻攝自YouTube大右音樂)
圖文/鏡週刊
第36屆金曲獎28日在臺北小巨蛋落幕,最佳樂團獎由成軍15年的TRASH奪下,團員上臺致詞時,吉他手頤原特別提到,他成爲「第一個拿到金曲獎的鹿港人」,讓直播聊天室的網友刷了一排:「不是羅大佑嗎?」事實上,羅大佑真的不是鹿港人,他傳唱大街小巷的〈鹿港小鎮〉說的其實也不是自己的故事。
TRASH吉他手頤原和弟弟林哲熹出身自彰化鹿港,如今各自在音樂、戲劇圈闖出名號。上週六的金曲獎上,TRASH在3度槓龜後,終於成功擊敗強敵,抱回最佳樂團獎,頤原和團員們阿夜、博文、魁剛興奮上臺,分享早已準備多年的感言。頤原致詞時除了感謝家人和夥伴,也特別提到自己來自鹿港,「今年是我來臺北第15年,當年離家的那個年輕人,如今完成了夢想,成爲第一個拿到金曲獎的鹿港人。」
▲TRASH奪得第36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團員由左至右爲博文、頤原、阿夜、魁剛。
頤原對家鄉的告白讓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然而在直播聊天室則有不少網友好奇,曾獲得金曲特別貢獻獎的音樂教父羅大佑,難道不是第一個獲得金曲獎的鹿港人嗎?
此話題也在社羣平臺上Threads引發熱烈討論,「我立刻去google羅大佑發現他是臺北人」、「他很早很早就說他不是鹿港人了」、「一聽到立馬去查羅大佑維基⋯然後大喊『什麼!羅大佑竟然是臺北人!』」有網友指出,其實羅大佑不僅不是鹿港人,甚至他在寫〈鹿港小鎮〉的時候,連鹿港都沒有去過。
▲觀衆聽了頤原的致詞感言,好奇去查才發現,原來羅大佑真的不是鹿港人。(翻攝自Threads)
羅大佑1982年推出的經典歌曲〈鹿港小鎮〉,高唱「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琅琅上口的歌詞和旋律,唱出離鄉背井打拚的異地遊子心聲,紅遍大街小巷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也因此很多人誤以爲這是羅大佑的親身故事。
不過事實上羅大佑出身自臺北,父親和母親來自苗栗、臺南,成長階段也曾在宜蘭、高雄待過,高中則畢業於高雄中學,可說是跟鹿港沒有什麼關係。他自己曾透露,是因爲一位年輕人離開家鄉的惆悵,開始了他寫〈鹿港小鎮〉這首歌的想法。
羅大佑的臉書曾分享,1976年他就讀中國醫藥學院(今中國醫藥大學)時,騎着一輛YAMAHA RD250摩托車,經過學校附近的修車行換煞車油,遇見從鹿港離鄉到臺中市區工作的修車師傅,據悉當時這位修車師傅年齡約略18-19歲(現在約略65歲)。換機油的過程中,年輕的師傅跟羅大佑訴說工作的辛苦,從鹿港來到臺中、身上沒錢、工作不順等年輕人離家後遇到的困境,這段對話觸發羅大佑哥創作靈感,於是寫下這首關於鄉愁與城鄉關係的歌曲。
一直到2020年8月,羅大佑才真的來到歌詞中的「媽祖廟」鹿港天后宮前,開唱〈鹿港小鎮〉。
▲羅大佑的臉書曾分享寫下〈鹿港小鎮〉的靈感來源。(翻攝自羅大佑臉書)
更多鏡週刊報導Albee稱與賀瓏同事2年「沒私交」 感情突升溫?疑與綜藝大哥有關美枝沒死啦!《辛普森》媽媽驚傳領便當「粉絲崩潰」 製作人澄清:只有那一集黃安2度病危、被臺灣人討厭 自揭「20年禁上中國綜藝」網曝內幕:高層在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