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賠長榮「想買0050」憂高點!網曝不用怕最大關鍵
網友想買進0050。圖/AI生成
不少人喜歡無腦買進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在操作上更爲便利。一名股市新手在PTT坦言買長榮虧損後認賠出場,決定改採定期定額買進0050,但擔憂「現在是歷史高點,還來得及嗎?」貼文一出,引來網友熱議。多數人主張只要目標是長期投資,起點高低影響有限,「紀律與持之以恆」纔是勝負手;也有人提醒,會在高點猶豫的人,多半在低點更抱不住,應先建立風險承受度。
原PO的核心問題在於「時點」與「方法」。他自評沒有選股天分,轉向被動投資,希望用定期定額分散波動,卻又擔心買在山頂。此矛盾正是多數散戶的典型心理:害怕追高,也害怕錯過。網友普遍迴應,定期定額的設計本就不需擇時,時間在市場中的權重往往大於買進當下的點位。
支持派給出實務SOP:先啓動定期定額,嚴守扣款與不隨意停扣的紀律;若遇系統性回檔,可採「跌幅分級加碼」或「重大回檔再加碼」策略,以拉低長期均價。有人分享「去年曆史高點一路扣到現在仍是獲利」、也有人主張「放5到10年自然看到成果」,強調「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第二好就是現在」。另有建議把「大跌時敢加碼」寫進事前投資規範,避免臨場恐慌。
保留與反對意見則指出:沒有指數化投資的基本認知與信念,定期定額一樣抱不住,遇到-20%、-30%就砍單;也有人主張「等崩盤再重押」或改用「周KD到20再買」等擇時法。部分網友延伸到資產配置,建議依風險承受度考慮全球型VT或美股VOO;也有人喊話別追求刺激的槓桿正二,否則波動超出心理界線,只會加速錯誤決策。
綜合留言,論壇多數傾向「現在就開始、長期遵守紀律」,並在大跌時有計劃地加碼;少數人強調「抱不住就別開始」。對於原PO這類從個股轉向指數的新手,關鍵不在於今天是不是最高,而在於能否把投入比例、加碼規則、停看聽條件寫成白紙黑字並確實執行。長期投資的難點從來不是買什麼或何時買,而是能不能一直買、買得久。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