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不踩雷,假期徒步指南來了

戶外徒步已經成爲一種大衆化的,適合大部分年齡段人羣休閒運動的方式。它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情緒低落,提振精神狀態,作爲一種溫和的有氧運動,還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多曬曬太陽更是有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增強骨骼健康。

五一假期將至,相信不少朋友都有出遊踏青的計劃。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入坑戶外徒步的“小白”,醫生將爲你提供一份實用的戶外徒步指南。

正確選擇徒步裝備

合適的徒步裝備是保障安全和愉快體驗的基礎。建議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有良好支撐性和抓地力的徒步鞋。

揹包的選擇應依據徒步的遠近和時間長短。短途徒步適合小型輕便的揹包,而長途則需要容量更大,能裝下足夠的食物、水和緊急裝備的揹包。

根據天氣攜帶相應的衣物,包括防水層和保暖層。還應帶上指南針、地圖、頭燈、太陽鏡、防曬霜等導航和保護用品。

新手更適合短途遊

對於初次嘗試者,建議從短途、低難度的路線開始,逐步增加距離和難度。在出行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研究路線、查詢天氣預報、準備適當的裝備和衣物。

在徒步過程中,要隨時關注自己的體能狀況,不要勉強自己,始終確保安全是第一位的。 此外,建議和有經驗的徒步者一起行動,或者參加徒步團體,以便在遇到問題時得到幫助。

寒冷路線注意防滑保暖

在選擇寒冷路線徒步時,保暖和防滑是安全的關鍵。根據選擇路線的氣溫情況,準備好的保暖服裝,最好是多層衣物,以便根據體溫適當增減;鞋子必須具備良好的防滑性能,以應對可能溼滑甚至結冰的路面。

關注天氣預報,避免在惡劣氣候中徒步;保持足夠的水分和能量,因爲在寒冷天氣中徒步消耗的熱量較多;同時,隨身攜帶必備的急救物品和通訊工具,以備不時之需。

備好高熱量易消化食物

徒步期間飲食應以高熱量、易消化和營養均衡爲準則。建議攝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它們是徒步時主要的能量來源;適量攝入蛋白質和健康脂肪,以滿足身體長期的能量需求;攜帶熱量密度高的食品,如巧克力、乾果和能量棒。

儘量避免飲酒,因爲酒精可能導致體溫下降並影響判斷力。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即便在寒冷環境中,也不應忽視水分補充。

這樣保養讓你“滿血復活”

徒步返回後,建議進行輕柔拉伸運動,有助於緩解肌肉緊張。補充營養和水分,尤其是電解質飲料,可以幫助身體快速恢復;淋浴或泡澡有助於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保證充足的睡眠,幫助身體修復;如有肌肉疼痛或關節不適,可使用冰敷或熱敷緩解;建議定期進行體能和柔韌性訓練,以提高身體素質,減少徒步受傷風險。

保護環境踐行綠色徒步

假期出遊徒步時,也別忘了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遵循“無痕山林”原則,徒步過程中,不留下垃圾,不損害植被。儘量使用可重複使用的水瓶和食物容器,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特別提醒,在野外如需用火,應選擇指定的篝火區域,並確保徹底熄滅火源。尊重當地文化和習俗,不要採摘植物或捕捉動物。

出遊必備 這樣打包小藥箱

假期出遊,在打包行李箱的同時,也別忘了爲身體的不時之需準備“小藥箱”。根據家庭成員的健康情況量身定製,纔是最優解。

退熱藥及感冒藥 退熱藥可以攜帶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感冒藥可以攜帶氨酚僞麻、酚咖僞麻、美敏僞麻等,緩解旅途中可能出現的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狀。不建議兒童服用成人的感冒藥品,如有兒童隨行,可以攜帶兒童劑型的感冒藥。

抗過敏藥 過敏體質的人羣遇到環境變化,易發生過敏反應,如出現皮膚紅腫、疹子、瘙癢等症狀,建議隨身攜帶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過敏藥,通常每日服用一次。兒童建議攜帶氯雷他定糖漿、西替利嗪滴劑等兒童劑型的抗過敏藥。

暈車藥 容易暈車的人羣建議攜帶暈車藥。常用藥物有茶苯海明、苯海拉明。暈車藥應在乘車/船之前30至60分鐘使用,服藥後可能出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胃腸不適等情況;不建議2歲以下兒童使用茶苯海明,不建議6歲以下兒童使用苯海拉明;服藥暈車藥期間不建議飲酒。

胃腸用藥 節假日期間,各種美食應接不暇,可能會出現腹瀉、便秘等症狀。針對腹瀉可以攜帶蒙脫石散;針對便秘可以攜帶乳果糖等藥物。如果由於受涼、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可以攜帶雙歧桿菌、枯草桿菌等益生菌製劑。

外用藥品 出門在外,磕磕碰碰是常見的問題,可以攜帶雙氯芬酸乳膏劑、紅花油等;也可以攜帶創可貼、碘伏棉籤、酒精棉片、無菌紗布等外用醫藥品,出現擦傷或小傷口時,進行及時消毒和初步的包紮處理。

慢病用藥 家庭成員如患有慢性病,除攜帶慢病的常規治療用藥,建議攜帶一些應急藥品。如:高血壓患者建議攜帶硝苯地平片應急降壓;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有心絞痛、心梗病史的,建議攜帶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哮喘患者建議攜帶沙丁胺醇氣霧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