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撰文反對臺積電接手英特爾 陸行之按贊

針對英特爾前董事撰文反對臺積電接手晶圓廠,陸行之以半調侃的語氣發文。(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美國晶圓大廠英特爾的拆分計劃已經勢在必行,預計在明年啓動,外傳川普可能要求臺積電以合資或者技術入股的方式接手英特爾,對此4名曾在英特爾擔任董事撰文反對,認爲臺積電可能裁減英特爾的大部分團隊,甚至可能關閉部分晶圓廠,而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也分享相關文章,並認同「這真是糟糕的決定」。

英特爾過去因一連串的理想的計劃持續擴張晶圓製造,但忽略訂單來源,導致龐大的資本支出幾乎拖垮整間公司,因此在川普上任後,各界不斷有聲音傳出,臺積電可能被迫技術入股英特爾、合資或者是技術授權的方式協助英特爾重生。

外媒Fortune雜誌刊登4位英特爾前董事David B.Yoffie、Reed Hundt、Charlene Barshefsky及James Plummer的聯名文章,表示臺積電若接手英特爾晶圓廠,但最先進的技術都留在臺灣,可能會裁剪大部分英特爾的團隊,甚至是關閉晶圓廠,此舉顯然違背美國的國家利益,並直指將先進晶片交給外國且已經是獨佔地位臺積電生產,已經對美國的晶片設計企業造成嚴重打擊,最正確的做法則是將英特爾的設計以及晶圓製造部門拆開,並將製造業務交由美國或者西方國家的私人投資集團接手。

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過去曾建議英特爾應該以大幅低於淨值的方式,由美國政府或者美國私募基金接手,併發出至少30%技術股給臺積電進行營運,如此雙方的面子、裡子都兼顧。

而在川普揚言將祭出晶片關稅後,陸行之仍認爲臺積電可以透過技術入股的方式換取免死金牌,因爲在川普的壓力下,臺灣的談判籌碼有限,但仍希望臺積電不會因關稅政策有任何的動作,以維護現有股東的權益。

陸行之在2日轉PO 4名前英特爾董事聯合撰文的文章,並以半調侃的語氣表示「對,可以再大聲疾呼一點,這真是個糟糕的主意」,也認爲臺積電不應該被迫去接手英特爾的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