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少、但刷最多」 這族羣成最狂年輕卡神
信用卡。美聯社
「他們少、但刷最多」──平均一年刷204萬元、453筆交易,遠勝熟齡卡王。你知道嗎?臺灣信用卡圈正悄悄出現一批「最強生力軍」。
根據聯卡中心2024年大數據,30歲以下的年輕持卡人,雖只佔頂級刷手的7.4%,卻繳出全臺最狂戰績:每卡年刷204.1萬元、453筆交易,雙雙超越所有年齡層,被譽爲「年輕卡神」,這羣人不僅消費快狠準,更正在改寫金融業對高資產客羣的想像。
什麼是「頂級刷手」?根據聯卡中心定義,年刷卡消費超過63.5萬元、位居前1%者。這些頂級刷手的總卡數只佔總體1%,卻創下全臺21.5%的刷卡總額,平均年刷卡額147萬元、單筆金額5,198元,是一般持卡人的27倍。
各年齡層「頂級刷手」概況
而在這羣頂尖消費者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意外成爲最醒目的存在。
聯卡中心指出,這些「年輕卡神」平均每卡年刷卡額高達204.1萬元、年交易筆數達453筆,是所有年齡層之最。雖然卡片佔比低,但他們的消費強度與密度,遠勝傳統中產或熟齡族羣。
那麼,這羣年輕人到底在刷什麼?
相較中年消費者偏好保單配置、旅遊、保養品等長期性支出,金融圈觀察,這些年輕卡神則更常在科技產品、潮流服飾、精品配件與高端餐飲中出手不手軟。
他們熟悉信用卡回饋機制、精通APP優惠,樂於使用高額累積現金回饋或哩程回饋卡,消費同時也講究回報效率。
銀行內部數據也顯示,這羣人多來自雙北與新竹,顯示科技、新創與高薪白領背景可能爲其高消費力來源。
尤其高科技產業年輕工程師、加密貨幣玩家、新興網紅創作者等新職業型態,爲「爆買」提供了後盾。
一家銀行主管坦言,傳統認爲高端金融市場應鎖定40–60歲熟齡族,因其資產穩定、家庭責任驅動投保與購物需求,但這次報告打破了刻板印象,年輕卡神不僅出手大方,且願意爲個人風格、享受與便利投資,這與「體驗優先」的Z世代特性高度一致。
年輕卡神吸金 銀行調整產品策略
這批年輕卡神的高消費與高頻交易,也使其在金融機構眼中價值倍增。
信用卡業者透露,頂級年輕刷手多爲現金回饋與哩程聯名卡主力客羣,也具備投資理財、貸款與保險交叉銷售潛力。
未來不只高端品牌、精品業者瞄準此羣族羣,連銀行端也積極將其納入白金卡、無限卡發展名單。
有別於熟齡族追求「保值」、「保障」,年輕卡神信奉的是「即時回饋」、「情緒價值」、「社羣分享」,從消費行爲也能看見他們高度依賴科技、強調個人價值展現。
這也促使銀行與行銷業者重新思考產品設計,例如強化「個人化回饋」、「APP整合」、「限時任務型回饋」、「社羣勳章制」等機制,才能與這批快速思變的消費力量對話。
年輕卡神不只是「會刷」,他們更是代表着數位轉型下新經濟價值觀的崛起。他們不再只是銀行的潛在客戶,更將是未來高資產經營的主力。若你還把頂級客羣想像成熟齡白領,也許,該換一副眼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