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龐克頭、開堆高機 成大附工板金科教師獲SUPER教師獎

114年全國SUPER教師獎,首獎及特別獎得主,由左至右分別爲幼兒園組潘宜君、國小組潘怡如、國中組邱韶瑩、高中職組張宇泰、大專組陳淑雅,特別獎則爲盧佳怡和廖昱誠。圖/全教總提供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舉行114年度SUPER教師獎頒獎典禮。高中職組全國獎得主張宇泰於成大附工擔任板金科教師,用麥塊學機械也會開堆高機,協助板金科應屆畢生8成考上國立大專校院;屏東霧臺鄉附幼教師潘宜君自學魯凱族語,帶領幼生學習原住民工藝、文化,獲得幼兒園組全國獎。

張宇泰留着龐克頭,他笑稱,「這樣比較有威嚴」。且樣貌跟特質,學生比較不會聯想到教師身份。由於近年教育部規定8點前到校即可,但他堅持學生7點半就要到,陪伴學生也要求學生間互助,陪學生一起練習解題,即便學生入學時統測成績不一定優異,但今年畢業的板金科學生中,8成都能考上國立大專校院,比前幾志願的技高表現更好。

張宇泰說,進入技高的學生通常成績較落後,若只注重成績發展,只會讓學生更沒自信,因此嘗試串連業界合作,讓學生練習技能、有事情可做,學生就不會無聊。

又爲鼓勵學生跨域,張宇泰會開堆高機、用麥塊(Minecraft)學機械,他表示,要鼓勵學生跨域就不能只教學科,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如今能看到學生潛移默化,盼讓學生找到更多可能性。

潘宜君以2至6歲混齡班需求設計個別化課程,並融入在地文化與魯凱族語沉浸式教學。她表示,起先要和家長溝通,如告訴不盡然要完全側重學注音符號,也能夠學族語;家長也曾抱怨爲什麼都不出作業,但自己是嘗試讓學生接觸部落工藝、文化傳統。

潘宜君也說,也嘗試改造教學環境,與其設計跟學生文化無關的學習區,不如設計串珠區、編織區等,改用部落的文化和語彙教導學生,一樣能借文化學習設計甚至數學;也規劃親子共讀袋,讓家長帶領家長,進而強化親子共讀和閱讀習慣,盼減少偏鄉幼生依賴3C的困境。

新北永和秀朗國小老師潘怡如獲得國小組全國獎。她曾幫助家境不利學生辦理親人後事、聯繫原生父母接手照顧;曾和英文老師借課,補足五年級學生英文字母A到Z都認不得的困境,無償幫學生做國文、數學補強。

「過去的畫面,就像跑馬燈從我眼前跑過」。潘怡如哽咽表示,她求學階段成績也成一落千丈、不想讀書,但當年萬國華中國文教師蕭寶墉勉勵她,要努力突破階級複製的困境,是蕭師的勉勵,點燃自己也想成爲教師的念頭,「社會百工都有我的學生,我是最富有的人」。

全教總表示,SUPER教師獎評審團,並由前考試院長黃榮村教授擔任主席,評審團成員涵蓋歷屆SUPER教師獎得主、校長、各級學校教師、家長團體、媒體人士、NGO代表以及關心教育的社會賢達,今年獲獎教師計50人,幼兒園組到大專組各階段分別選出5人獲全國獎,並另設有評審團獎2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