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惱「大跌不敢加碼」錯失良機!網勸現階段「抱著現金最安心」

臺股7/2盤中跌逾百點,但臺積電最後一盤急拉收平,帶動指數由黑翻紅;外資買超最多的是今天除息的日月光投控,達3萬2714張;賣超最多的是元大臺灣50(0050),達4萬8978張。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7/2收在22577.74點,上漲24.02點,成交值縮小至新臺幣2976.02億元。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請益,詢問大家在投資股票時會保留多少現金作爲加碼資金,並分享自己在4月股市大跌時,因爲無法判斷跌勢終點,最終選擇不加碼,錯失進場時機。他表示,這筆預留的30%資金至今仍未動用,引發熱烈討論。部分網友分享自己的資金配置原則,有人主張保留半年甚至一整年薪水,也有人乾脆「All in 美股」,更有網友直言「現金抱着比較安心,加碼萬一再跌怎麼辦?」

原PO表示,自己平常會扣除生活所需與緊急備用金,再將其餘資金分配進股票市場。然而在面對股市大跌時,儘管帳面虧損高達20%,仍因擔憂後續跌勢而選擇按兵不動,導致錯失反彈良機。他自問:「是不是該改成大跌時分批投入大盤型ETF,就不用留那麼多現金?」此發文引起不少網友迴應,各自分享不同的資金管理策略與心態建議。

支持保留大量現金的網友認爲,預留資金能讓人更有安全感。一位網友分享「留半年薪水當緊急備用金,其他All in 美股」,也有網友表示「70%投資、30%現金,現金隨時可加碼,買完就睡覺」。還有人坦言自己「留了一百萬當加碼金」,甚至「200萬現金在手」才安心。另有網友指出,「大約一年薪水當備用金」是較常見的標準。

也有網友抱持更積極進取的態度,選擇把資金全數投入市場。有網友簡單表示「All in,沒錢就預支」,主張靈活操作、隨市場反應。而另一名網友則分享實務做法,指出「投資資金與生活費分開,投資部分只保留15%~20%現金,若滿倉會盡快調整」,顯示其具備相對完整的資金運用規劃。

另有網友迴應原PO的心結,認爲「很正常,加碼萬一再跌怎麼辦?抱現金比較穩」,顯示不少人對於擇時進場仍抱有戒心。也有網友指出,錯過一次加碼不等於錯失整體行情,認爲投資關鍵在於「規劃與紀律」,適度保留現金是爲了迎接真正的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