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3數字開頭來電稱「涉詐欺」 反查是真郵局電話信了…894萬全騙光
警政署分享一則電話詐騙事件,並提供防詐要點。情境示意圖,與新聞當事者無關。圖/Ingimage
「真正的司法機關不會透過電話辦案」,警政署近期公佈一起電話詐騙事件的手法,一位詐騙受害者在接獲開頭爲「+886」、自稱是郵局的來電,告知他遭冒名申請租屋補助、涉及詐欺,需配合調查,最終被騙走894萬元積蓄。警方提供防詐四要點及詐騙話術的解析,提醒民衆保持警覺,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電話。
內政部警政署於「165打詐儀表板」分享一則詐騙事件,該案發生於今年1月6日,受害人接到一通來電顯示開頭爲「+886」的電話,對方自稱是郵局人員,嚴肅地告知他身分證件遭他人冒用申請租補,已涉及詐欺案件,要求他配合調查,隨即表示會將電話轉接至「現場員警」,請受害人與對方說明。
受害者指出,自稱是高雄市警察局的詐欺承辦員警向他表示,此案屬刑事案件,若不積極配合,恐被列爲共犯,甚至影響個人信用與財務安全。
受害者心生疑惑,立刻查詢來電號碼,發現去掉「+886」後,確實與郵局的官方電話相符,因此深信不疑。之後,對方爲了安撫他,還主動向其索取LINE ID加好友,並傳送一份帶有官印與受害者姓名的「公文」,強調這是「最高機密的辦案程序」,不可對外透露。該名假員警隨後表示,爲確保資金安全,必須將財產進行代管公證,暫時轉移至安全帳戶,待案件調查完畢後歸還。
受害者在對方的恐嚇與催促下,分批匯款及面交現金,共計損失894萬7500元。然而數日後,受害者仍未收到任何迴應,放心不下的他決定撥打警局電話求證,才驚覺自己遭到詐騙。而先前與他聯絡的假郵局行員與警方皆已失聯,LINE帳號遭封鎖,電話也無法接通,讓他後悔萬分,「真正的司法機關不會透過電話辦案,更不可能要求民衆匯款或面交財產」。
針對此案,警政署解析其中的三大詐騙話術:
1、假郵局客服謊稱證件遭冒用涉及刑案,轉介假警察。
2、假警察傳送假公文、假法院通知書,營造涉案氣氛。
3、假警察謊稱代管財產,要求匯款及面交。
警政署也提醒民衆,詐騙集團常利用技術修改來電顯示,使其看似爲官方電話,增加可信度,並提供防詐四大要點:
1、「+886」開頭的來電爲境外電話,極可能是詐騙。
2、檢警機關不會透過電話或LINE辦案,也不會要求代管財產。
3、若有檢警要求匯款、面交、資金轉移,皆屬詐騙手法。
4、接獲疑似詐騙電話,應立即掛斷,再撥打官網電話或165防詐專線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