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堅持“過午不食”兩年,體重未減反增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張明 記者 梅書華)隨着夏天的腳步漸漸逼近,減肥遲遲不見成果的一羣人着急了,他們立志管住嘴,即使餓得頭暈眼花都忍住不吃,覺得這樣就能瘦。可其實一味地少吃,反而是踏入一個大坑,不僅不能減肥,還丟掉了自己的健康。

30歲的周女士(化姓)一直堅持“過午不食”,一天只吃兩頓飯,堅持了兩年,體重未減反增,且出現胃痛、反酸、消化不良的症狀,最後確診爲慢性胃炎伴胃黏膜嚴重損傷。南京市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中醫師謝曉楓介紹,減肥不能盲目節食。中醫理論中,脾胃爲“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的源泉。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輸布精微,二者協同作用,爲人體提供能量和營養。過度節食,違背“飲食有節”的養生原則,導致脾胃功能失調。

節食帶來的傷害有不少,一方面導致脾氣虛弱,節食使脾胃失去正常運作節奏,脾氣不升,胃氣不降,出現消化不良、腹脹、食慾減退等症狀;另一方面,會造成氣血兩虛,長期節食,水谷精微攝入不足,氣血生化無源,導致面色蒼白、乏力、月經量少等氣血兩虛表現;此外也會胃陰不足,胃喜潤惡燥,節食使胃缺乏津液濡潤,出現胃脘嘈雜、飢不欲食、口乾咽燥等症狀。

“吃飯也能瘦,要細嚼慢嚥。”謝曉楓介紹,細嚼慢嚥可以增加唾液分泌,減輕胃腸負擔。還可以增強飽腹感,促進飽腹感信號傳遞:食物進入口腔後,咀嚼會刺激口腔和胃腸道中的感受器,隨着咀嚼次數增加,這些感受器會向大腦發送飽腹感信號。

飲食規律很重要,避免過飢過飽。《黃帝內經》中記載:“毒藥攻邪,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指出穀物是滋養人體的根本,水果起輔助作用,肉類能補益身體,蔬菜可充實營養,將谷、果、畜、菜的氣味合理搭配食用,可補益精氣。此外,也可以選用健脾和胃的食材,如八珍糕、山藥、茯苓、白朮等。平常適度運動也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脾胃功能,比如太極拳、八段錦、瑜伽、跑步等。

謝曉楓提醒,胃,作爲人體消化系統的核心器官,其健康關乎全身營養吸收和代謝平衡。節食減肥雖能快速減重,卻是以犧牲胃部健康爲代價的“飲鴆止渴”,缺乏食物會導致胃酸不足,影響消化。同時分泌胃酸的腺體使用較少,還會導致腺體萎縮。真正的減肥,應是科學飲食與合理運動的完美結合,讓身體在健康的狀態下,自然達成輕盈體態。珍惜胃部健康,遠離極端節食,讓美麗與健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