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讀星象、也讀人心 看2025 Gen.T 入選者白瑜如何讓占星成為理解人的方法

2025 Gen.T 入選者:占星學專家暨主持人白瑜(Nasca Bai)。 Photo: Chuan Zhou

專訪占星學專家白瑜:「我想陪伴讀者看見自己,活出自我!」從32歲正式入行,現在的她更懂得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在今年Gen.T名單中,出現了一位充滿靈性與智慧的身影。原本在金融業、科技業工作的白瑜,因爲在感情路上重重摔了一跤,才驚覺原來其實她並不瞭解自己,因而踏上占星學這條路。從32歲正式入行,現在的她更懂得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以誠實、不過度內耗的方式,持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白瑜除了是占星學專家,也同步透過線上課程、自媒體推廣占星學,並將自己的工作定義爲「精神性創作者」。她的「作品」並非畫作、歌曲,而是以陪伴與心靈能量,幫助人們理解自己。「聽到消息時很開心,原來默默耕耘的人也能被看見。」白瑜如此形容這次的獲獎心情。她也謙虛補充,「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耀,是我和所有願意面對自己、提升自我、進化靈魂的人一起得到的肯定。」

從翻譯到陪伴

白瑜將自己視爲「精神型創作者」。 Photo: Chuan Zhou

以前的白瑜,是個想把每個身份都做到最好的完美主義者。當學生就是要好好讀書,當媽媽、太太就要全心全意扛起照顧家庭職責,她卻漸漸地發現,自己其實是個渴望自由的人。「我當初會踏上占星這條路,開始接觸身心靈這個領域,是因爲我想理解自己,也想理解人是怎麼想的。」白瑜坦言,那是一段感情出狀況、情緒混濁低迷的時期。透過不斷反覆詢問自己「我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生活?」、「喜歡什麼樣的人生觀?」,她將遺忘的自我一片片撿起,也逐漸學會梳理內心的雜亂,並遵循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從開設線上占星課程,到經營自媒體,甚至是上各大節目與 podcast,白瑜認爲她正在經歷從「翻譯」進入「陪伴」的事業轉折期。她解釋,過去的自己像是一個工具的翻譯員,將佔星、心理學、哲學等抽象語言,轉化爲大家聽得懂的內容;但現在,她更希望能陪伴讀者活出自我。

在占星裡,看見人真正的樣子

憶起印象最深刻的個案經歷,白瑜說是幫一位知名創業家解讀星盤。過程中,她發現表面上強大、有影響力的人,內心竟然藏着多年未說出口的傷痛。這段經驗改變了她在工作上的態度,「比起給建議或分析,我更希望讓對方感受到:『你被理解了』。」

長時間帶着個案走進心裡、面對自我,不外乎也代表可能時常會被負能量圍繞。白瑜卻一點也不擔心,笑着說:「我可能天生是吃這碗飯的料吧!」她將自己的大腦比喻成抽屜,每次見到個案,腦中抽屜就會打開;結束時,這些檔案就會被裝進抽屜歸檔,封存起來。「我會盡量不隨着個案笑、隨着個案哭,讓自己用中立的狀態去面對他們。」

粉色外罩衫、短靴 both by Shiatzy Chen;飾品 by Swarovski。 Photo: Chuan Zhou

白瑜也直言,在處理一些個案經歷時,雖然在心靈上沒有受到影響,但生理狀態卻是會吃不消,她便會適度安排休息的時間去調節。尤其女兒現在正值青少年階段,非常需要陪伴,加上自己長年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也讓她意識到學會慢下來的必要性。「以前我不太敢休息,會覺得這麼多人需要我,不及時站出來,等於是在褻瀆我的工作。但我後來明白,我要是倒了,也幫不了任何人。」

與情緒相處的方法

在現今資訊量爆炸的時代,很多人會忘記給自己喘息的機會,面對情緒的波動也不知如何處理。談到情緒穩定,白瑜分享了最簡單卻實用的方法:寫情緒日記。「其實不用寫太多,就幾個關鍵字也好,譬如今天被誰惹怒,或今天莫名想哭。」透過重點式的紀錄,不僅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也能以客觀角度去找出問題所在。

而現代人的另一大課題,是學習怎麼樣愛自己,這道難題,連白瑜都花了好多年才學會。她笑着說:「假設老天爺願意給我一個改變過去的機會,我希望我能早點開始愛自己。」天生爲服務型人格的她,「原廠設定」就認爲該關心、幫助的是別人,不是自己。久而久之,卻發現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會默默變得很壓抑且過於理性。

從自身經驗體悟出的道理,白瑜認爲愛自己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理念。「愛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吃好睡好,其次是遠離讓你感到不適的人、事、物。」她經常與個案們分享,也時常在社羣平臺上宣導,要像愛朋友家人一樣去珍惜自己的身體,並學會聆聽身體發出的警示。「要記住,你怎麼對待自己,就是在教別人怎麼對待自己。」

來自《中庸》的核心信念

白瑜希望能陪伴讀者、個案學會看見自己,活出屬於自我的漂亮色彩。 Photo: Chuan Zhou

回顧一路走來遇到的挑戰,白瑜曾因想學太多東西,在照顧家庭、半工半讀之間差點過勞。當時的她,每天不是邊煮飯邊聽課,便是邊通勤邊讀書。然而,對她來說,更難的是怎麼把這些看似玄學的東西好好表達。「大家看占星、塔羅、易經,可能會覺得只是算命的工具,但我們不該把這些知識看成最神聖的答案,因爲人比工具來得強大。」透過不同工具的運用,我們能夠更瞭解自己的情緒、認識自己,接着爲自己服務來達成想要的目標。她以現在常用的人工智慧舉例:「我們應該把AI當作翅膀,而非答案,透過善用它來飛得更高、更遠。」

當被問起支撐自己一直走下去的核心精神是什麼?白瑜說是來自儒家經典《四書》之一《中庸》的「至誠」與「慎獨」。「『至誠』就是對自己、對別人都要真誠;『慎獨』則是誠的延伸,即使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要保持自律、不自欺也不欺人。」她也進一步補充:「《中庸》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只要在當下全心全意地活着,其實很多事情都能預見。」

如果遇見過去與未來的白瑜

粉色外罩衫、短靴 both by Shiatzy Chen;飾品 by Swarovski。 Photo: Chuan Zhou

採訪近末,我問白瑜老師,若能回到過去,對五年前的自己說一句話,會想說什麼?她回答說想要給予她鼓勵,告訴她:「你終究要走一條沒有人可以給答案的路,但你沒問題的,你真的可以做好。」她放眼未來五年後的自己,腦海裡浮現的畫面是一個內心更平靜、自由淡定的白瑜,被信任的夥伴們圍繞着,持續創作,並透過自身散發出的溫暖力量繼續陪伴着大家。

在如此混亂動盪的世界裡,能有白瑜老師這樣的存在,真好。

※本文由《Tatler Taiwan》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