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孕症試管8次扎千針喜獲3寶 「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高雄龔小姐歷經8次試管、紮了超過1000支針劑,終於圓夢當三寶媽。記者郭韋綺/攝影
克服不孕症是許多「未來媽媽」願望,高雄41歲龔小姐因不孕症多年,到處求佛、靈驗的廟就拜,也接受人工授精但都失敗,輾轉到高醫做試管治療,醫師檢查發現她子宮長瘜肉、又有抗磷脂抗體症候羣,積極治療下,養出好胚胎着牀成功,如今已是快樂的三寶媽。
龔小姐表示,36歲結婚後,馬上備孕生子,但過了好幾個月都沒懷孕,讓她開始心急,到處求佛、聽說靈驗的廟就拜、摸象徵懷孕吉祥物,家裡到處放金鏟子,還有朋友送的貫穿石、好運棉,還看遍中醫,肚皮還是沒消息。
她開始尋求試管嬰兒治療,但取卵培養胚胎都養不到第3天,全都陣亡,一度痛哭,但她很快收拾心情,又換別家醫院繼續取卵、植入,多次植入胚胎着牀都未成功,嘗試人工授精也告失敗。
3年前,她輾轉到高醫婦產部做試管治療,醫師發現她有子宮內膜瘜肉,還有抗磷脂抗體的免疫問題,經過手術、抗凝血藥物雙管治療,改善胚胎着牀環境,再加上她改變生活作息、運動,飲食也改變,多補充蛋白質,之後取下胚胎就養到第5天了。
2020年首次植入2顆胚胎,全都成功着牀,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寶寶,2年後再做植入手術,又喜獲麟兒,成爲三寶媽,她坦言,一路求子過程很多時候心情失落、也曾哭過,但求子意志堅定沒想過放棄,每次失敗讓她更堅定勇往向前。
她說,最感謝是一路扶持的先生,她不敢往自己身上扎針,每次都是先生打針,自己腹部滿是針孔、瘀青,已數不清扎多少針,現在有了3個寶寶,不但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她覺得責任也更大,會好好教育陪伴小孩長大。
生殖醫學科教授蔡英美表示,龔小姐8次試管,至少紮了超過1000支針劑,試管療程中反覆性着牀失敗,要考慮胚胎品質,從切片PGT-A可協助篩選胚胎,研究顯示培養第5天胚胎比第3天着牀率高,龔小姐胚胎培養不易,改變培養模式讓每顆胚胎都住「單人房」,成功養出AA等級胚胎,提升着牀率。
蔡英美說,目前人工生殖可申請政府補助,但條件只限有婚姻關係,她認爲應該再鬆綁,開放補助同婚或未婚女性,以及代理孕母合法化,讓渴望迎接新生命的家庭圓夢。
副院長陳芳銘指出,根據國健署資料,111年人工生殖技術的子女數是1萬1549人,佔當年出生人數的8.31%,目前每年100名新生兒中就有8個試管寶寶,比例逐年上升,面對臺灣生育率極低的現況,人工生殖技術已成爲促進生育的重要醫療。
高雄龔小姐在高醫接受試管治療,植入2次都成功,生下3個男寶寶,其中一對是雙胞胎。記者郭韋綺/攝影
龔小姐一家5口幸福快樂。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醫副院長陳芳銘。記者郭韋綺/攝影
▪ 手機報稅超簡單!4步驟輕鬆搞定 一圖看節稅秘訣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