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引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臺灣央行擋下挺過危機

圖爲央行總裁彭淮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03/16 林錫銘攝影)

90年代,不僅是臺灣經濟欣欣向榮,亞洲其他國家也在迅速發展,例如:泰國、南韓、印尼等,然而,金融巨鱷「索羅斯」在 1997年透過大量放空的手段,使得多國的經濟大受影響,進而引發亞洲金融風暴,然而,就當索羅斯要轉戰臺灣時,卻被臺灣央行出招擋下,成功穩定了國內的經濟局勢。

在90年代,亞洲許多國家,例如:泰國、南韓、印尼、馬來西亞,正在迅速發展,自然吸引了不少投資熱錢流入,也使得他們太過依賴外國資金提供金流,而這時,以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爲首的國際對衝基金機構,認爲這是很好的機會,因此大量放空泰銖,企圖從中獲取利益。

【推薦閱讀】 就怕當了韭菜!「中華商銀」3天提領430.8億! 臺灣最嚴重的擠兌事件之一 臺企銀罷工 創臺灣經濟史上第一起金融業罷工事件

來源:聯合晚報-03股市匯市風暴特別報導(1997/10/17)

而在泰國一連串的搶救手段失敗後,國內經濟受到影響,金融風暴進而在整個亞洲蔓延開來,泰國、南韓和印尼是受影響最深的國家,資產陷入泡沫而元氣大傷,過了數年後才緩步復甦。而在連連得手後,索羅斯又將目光,轉向了臺灣。

在1998年間,大量資金涌入臺灣,索羅斯企圖用熱錢讓臺灣的資產泡沫化,再趁機做空獲利。時任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宣佈關閉國內的海外NDF,也就是不讓投資客用很低的成本,就能買賣臺幣外匯,限制外資的購買力,也擊退了索羅斯,並穩定臺灣的經濟發展,彭淮南因此被稱爲「外匯殺手」,臺灣的金融史上,也因此締下了一則傳奇的美談。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在臺北市進出口公會說,央行因應亞洲金融風暴,取消無本金遠期外匯交易,但仍保留應有避險工具給進出口廠商,沒有影響貿易活動,連國際投機客索羅斯都可以接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12/09 胡聖堤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