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阿紀吊橋橋面損壞 高雄桃源區7/18起白天封橋搶修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美蘭部落對外聯絡道路的索阿紀吊橋橋面損壞嚴重,民衆通行如「走鋼索」,高市原民會5月啓動鋼板更換工程,因天候與通行需求延宕,近日又遭超載砂石車損壞,預計本週五(7月18日)起每日白天封橋搶修。(高雄市原民會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美蘭部落對外聯絡道路的索阿紀吊橋橋面損壞嚴重,民衆通行如「走鋼索」,高市原民會5月啓動鋼板更換工程,因天候與通行需求延宕,近日又遭超載砂石車損壞,預計本週五(7月18日)起每日白天封橋搶修。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美蘭部落對外聯絡道路的索阿紀吊橋橋面損壞嚴重,民衆通行如「走鋼索」,高市原民會5月啓動鋼板更換工程,因天候與通行需求延宕,近日又遭超載砂石車損壞,預計本週五(7月18日)起每日白天封橋搶修。(高雄市原民會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索阿紀吊橋自2012年通車以來,爲全國最長車行吊橋,橫跨荖濃溪,全長260公尺,可通行3.5噸小型貨車,原爲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成果,由行政院原民會補助、高市原民會執行建設,不僅具交通功能,橋體設計亦融合沙阿魯哇族文化,爲當地地標性建築。
不過近來當地族人發現橋面花紋鋼板多處脫落、陷落,車輛經過時搖晃劇烈,甚至傳出鋼板掀起情形,居民通行心驚膽跳,有民衆拍下小貨車通過時橋面劇烈晃動、發出撞擊聲響,機車族更不敢貿然過橋,只能緩步牽行,紛紛喊話市府「還我們安全道路」。
高市原民會指出,5月初啓動橋面更換工程時,因全橋需全面封閉,部落改走溪底便道,但5月12日大雨導致便道被沖毀,加上橋面仍需配合民衆通行運輸農產,被迫暫停施工,7月14日又有超載砂石車闖入吊橋,造成橋面新一波破損,施工困難度再度升高。
原民會副主委陳幸雄表示,鋼板更換工程需人工逐片拆卸、定位、鑽孔後裝設新板,並加設安全網及防護設施,預估每日可完成10片(約5公尺)施工,爲加快進度,已要求廠商先行以花紋鋼板補強橋面高低落差嚴重區段,並塗布鍍鋅漆以抗滑、防鏽。
爲讓工程順利進行,桃源區公所已緊急搶修美蘭通往寶來的農路,供居民暫時通行,高市原民會也與部落、區公所、里長溝通協調,將自7月18日起,實施每天上午8點至下午5點半吊橋全面封閉施工,其餘時間恢復通行。
市府呼籲民衆共體時艱,於封橋期間改道農路進出,並配合相關安全措施,以期儘速完成橋面改善工程,還給部落安全、穩固的對外通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