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後人孫天平二度赴北京觀禮閱兵 感嘆「大國崛起」
孫天平說,九三閱兵的坦克、導彈以及自動遙控武器系統等,都遠遠超過2015年,也超過了很多其他國家的裝備,「深深感受到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震撼」。(新華社)
據澎湃新聞報導,昨天(9月3日),以臺灣代表人士、著名抗戰將領後人的身份,孫天平在北京參加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及相關紀念活動。這是他第二次參加閱兵觀禮。2015年9月3日,作爲抗戰名將孫立人後人,他同樣受邀觀禮。報導稱,對所有爲中國抗戰作出貢獻的人士,大陸都致以應有的崇敬。
孫天平說,九三閱兵的坦克、導彈以及自動遙控武器系統等,都遠遠超過2015年,也超過了很多其他國家的裝備,「深深感受到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震撼」。
孫立人(1900—1990),字撫民,號仲能,原籍安徽。他1914年考取清華庚子賠款留美預科,後赴美國普渡大學和維吉尼亞軍事學院深造;歷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稅警總團第二支隊司令、中國遠征軍新38師師長、新一軍軍長、陸軍總司令等職務。
作爲中國遠征軍主力之一的新一軍的締造者,孫立人曾憑戰功被譽爲「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二戰時期,在滇緬戰場寫下「仁安羌大捷」,並同時被當時的中美英三國元首授勳。
對於中國遠征軍特別是緬北反攻的重大歷史意義,2014年9月1日發行的《人民日報》曾如此評價:從1943年末開始,以中國駐印軍爲主體,盟軍發起緬北反攻作戰。這一作戰也是盟軍在亞洲大陸的最早反攻。它不僅打通了中國與盟國間的交通線,也從戰略上給印緬戰區和太平洋地區的盟軍以巨大支持。中國遠征軍的海外作戰,大大緩解了太平洋戰場反攻的壓力,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聲望,有力地支援了對日作戰和東南亞人民的抗日鬥爭。
然而,戰功赫赫的孫立人此後並沒有受到重用。因兩蔣猜疑,孫立人1956年以「郭廷亮匪諜案」被軟禁33年,直至1988年才得以恢復自由。其遠征軍和新一軍多位舊部,在臺灣也同樣受到連累。
孫立人有四位兒女。次子孫天平,1957生,美國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電子計算機工程碩士,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工商管理碩士。他曾任臺資企業漢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區域總監,目前和夥伴經營半導體設備相關項目。
報導稱,孫天平兩次受邀赴北京觀禮,帶來如下啓示:
其一,民進黨當局的恫嚇無法消解兩岸同胞的共同情感。
民進黨當局有人揚言,國民黨曾任政務官者參加大陸有關活動都會有風險,只要指標性人物去就會查辦。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此駁斥,臺灣各界代表人士來京參加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是秉持民族大義的體現,是堅持正義良知的體現,堂堂正正,無可非議。對於民進黨當局個別人公開叫囂,甘當臺獨打手、幫兇,大陸將依法追責,堅決打擊。
孫天平不擔任臺灣公職,但某種程度上屬於指標性人物。正如總檯「海峽時評」所言,抗戰勝利80週年值得中華兒女共同紀念,臺灣同胞不應也不能缺席。不僅孫天平,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以及多位臺灣抗日將士的後代也參加了紀念活動。
其二,對所有爲中國抗戰作出貢獻的人士,大陸都致以應有的崇敬。
蔣介石視軍隊爲私產,是導致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兵敗野人山的重要因素之一。孫立人當年就拒絕執行蔣介石和杜聿明撤回國內的命令,而選擇前往印度蘭姆伽休整補充、練兵再戰。由於不屬黃埔系,新一軍始終得不到蔣介石的信任,孫立人甚至被軟禁33年。而在臺灣,民進黨更不會提遠征軍和新一軍的抗戰功績,導致不少年輕人不知道這段歷史。
只有大陸方面,從不曾忘記遠征軍、新一軍,近年來僅相關影視作品就有《中國遠征軍》《我的團長我的團》《遠征遠征》等多部,一遍遍講述孫立人、戴安瀾、廖耀湘等將士的抗戰故事。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也於2014年入列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孫天平兩次受邀觀禮閱兵,也是大陸對孫立人將軍致敬之情的直接體現。
其三,孫立人將軍的諸多優良品行,至今仍然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從三國時期周瑜開始,巢湖周邊就名將輩出,孫立人是傑出代表之一。
孫立人愛國愛家,秉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幾乎沒有打過內戰;學歷深厚又身先士卒,書生出身但打仗從不含糊,淞滬會戰全身被炸傷13處,奄奄一息昏迷三晝夜,由宋子文派弟弟宋子安親自護送到香港治療;軍事素養極高又疼惜士兵,不惜拒絕執行長官錯誤命令也要保住將士性命;袍澤情深又不捨故土,將4543名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帶回國內安葬並主持公祭大典,還在公墓東側爲自己預留了一塊墓地。
「不葬大陸,棺不入土」,孫立人曾有遺言。
「35年了,還沒有入土」,孫天平說,他們也在努力爭取將父親棺木遷回安徽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