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見鬼」事件發酵 學者:民俗中臺灣人鬼比較和諧

20多歲留長髮的巖姓女子,空着黑色長袍在基隆中山隧道內拍萬聖節影片。賴男看見後,自以爲「撞見鬼」,返家後心神不寧,隔天騎車自摔受傷。圖/賴男提供

賴姓男子以爲在隧道內看到女鬼,心神不寧而騎車自摔。學者說,隧道無陽光,感覺陰氣重,讓人更容易連想。在臺灣人鬼和諧相處,如果無冤無仇,人祭祀鬼還認爲會獲得庇佑。鬼是以前的人,人是未來的鬼,鬼沒什麼好怕的。

臺灣民俗專家、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林茂賢,研究雞籠中元祭起源、儀式和文化變遷多年。他說,臺灣人會蓋老大公廟、有應公廟、水流公廟安撫鬼魂,也會加以祭祀,像7月普度,人跟鬼可以相安無事。

林茂賢認爲,一般人所謂的看到鬼,大多數都是自己嚇自己,因爲臺灣人對鬼的概念,是鬼不會無故害人,除非你是兇手。這樣的文化跟西方很不一樣,西方的鬼就被認爲會無差別的攻擊人,所以要把它們消掉滅。

林茂賢說,臺灣人看待鬼,並不是西方這種觀點,在臺灣人鬼可以和諧相處。像中元普度最後的儀式是「跳鍾馗」,用意是把鬼趕走而已,並沒有要滅掉它們。也沒聽過說鬼會找無冤無仇的,鬼又不是吃飽太閒,鬼沒有什麼好怕的,因爲鬼是以前的人,人是未來的鬼。

林茂賢分析,臺灣民間會認爲鬼比較會出現在「死亡之地」,不管是車禍等意外,或是兇殺案都一樣。另外就是陰氣較重的地方,像隧道長年沒有陽光,或是廢棄的工地、房子,因爲沒有人有居住,沒有陽氣,所以認爲陰氣會比較重,比較容易有鬼魂聚集。

賴姓男子自以爲看到鬼的地點在隧道,林茂賢認爲,地點也會加重他自認撞見鬼認知,因爲隧道、鬼屋,一般人認爲陰氣較重。民間看到鬼傳說不會發生在菜市場,因爲市場人多,陽氣重,大家認爲鬼不可能會出現在這種地方。

林茂賢表示,民衆不管認爲有鬼或沒有鬼都一樣,真的有鬼,也不是現在纔開始,但我們跟他們一直相安無事。我們祭拜他們,安撫他們,還認爲鬼魂會保佑我們。如果感到不安,到廟裡面拜一拜就好,就恢復了。賴男摔車當然跟鬼沒有關係,而是他緊張焦慮造成的。

☛此爲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切勿過度迷信。

20多歲留長髮的巖姓女子,空着黑色長袍在基隆中山隧道內拍萬聖節影片。賴男看見後,自以爲「撞見鬼」,返家後心神不寧,隔天騎車自摔受傷。圖/賴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