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你們一定覺得沒意思

細思極恐,有人在插座上,看到了龍圖表情包。

無處不在的龍圖表情包

有一說一,有時候,有些東西,真不是故意玩兒抽象,而是他們本身就很抽象,它們彷彿像是從天而降的天賦型選手,讓那些玩抽象的努力型選手,措手不及,難以望其項背。

最近有網友分享了一些特別抽象的圖:

現實版龍圖表情包:

圖:請輸入網名/小紅書,下同

而網上流行的龍圖表情包,長這樣:

像是口袋妖怪的羊蠍子:

面目猙獰的水泥攪拌機:

怪獸投影:

目瞪口呆的卡通臉:

拖拉機長了變形金剛臉?:

呲牙咧嘴的建築:

狗背上的貓咪:

龍圖表情包:

面目猙獰的窗簾圖案:

三輪車翻白眼:

雙槍攝像頭:

熱吻的汽車鐵皮:

還有人說圖一表情包像是劉梓晨表情包:

確實也像,讓人無力反駁。

怎麼說呢,稀鬆平常的東西,機緣巧合地看對眼了,就突然成精了,有了表情,或面目猙獰,或搞怪賣萌。

這種感覺真讓人細思極恐,怎麼說呢,就像你以爲的點贊,換個視角,換個視角,換個視角,再換個視角看,就是一把正對你的槍口:

細思極恐,細思極恐,細思極恐。不得不讓人提高警惕。

這世界是一個巨大的龍圖表情包

顯然,從插座插孔中看出龍圖表情包的人,不止一個人。無需額外提示,好多人都能直接從一幕幕巧合中,看出自己的細思極恐,或拍大腿般的妙不可言。

這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龍圖:

龍圖還在追我:

還有人找到了插座龍圖的雙胞胎:

有人說,劉梓晨去當插座了:

還有人分享了插座上的孫悟空:

圖:不夠成熟°/小紅書

有人說每次看到汽車,都要研究一番汽車表情:

有人說大晚上看了把人嚇死:

有人從中獲得靈感,認爲藝術源於生活:

有人說每次看到汽車正臉都會覺得好笑:

有人從絲瓜中看到了陰森的面孔:

說實話,如果是經過別人提示後,纔看出來的細思極恐,還是沒那麼嚇人的。

但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突然看出來的,那種恐怖感,是由內到外的。

什麼是“空想性錯視”?

本着不怕好奇害死貓的精神,我做了一番調查,發現,這種從“插座孔中看到龍圖表情包”的現象,並不是憑空臆想,也不只是少數人的奇遇,更不是什麼見鬼了,而是一種生活裡面,非常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空想性錯視。

今天就把我查到的有關空想性錯視的東西,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可以拿出來裝逼了^_^

所謂空想性錯視,是一種心理現象,指的是人們在接觸隨機、本身無意義的圖像、聲音或其他感官刺激時,自動 “腦補” 出某種熟悉、有意義的圖案或聲音 。

從燒黑的插孔中看出龍圖,把汽車正面看成卡通人物,把雲朵看成小貓小狗、人臉,從咖啡漩渦中看到熟悉的臉,在斷斷續續的聲音中聽出熟悉旋律或歌詞等,這些都是空想性錯視的例子。

空想性錯視,通常並不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現象,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幾乎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體驗過,多數人在一瞬間感到疑惑後很快就會忘掉。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發現空想性錯視的成因,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

生理層面

大腦的模式識別機制:人類的大腦具有高效的模式識別能力,爲了快速處理大量的外界信息,會傾向於尋找熟悉的模式和規律。當面對一些模糊、隨機的視覺或聽覺刺激時,大腦會自動嘗試將其與已有的經驗和記憶中的模式進行匹配。

例如,看到兩個相鄰的圓形和下方一個弧形的組合,大腦會快速與記憶中人臉的五官分佈模式相聯繫,從而將其錯視爲一張人臉。

視覺系統的特點:人類的視覺系統在處理信息時,存在一定的傾向性和侷限性。視網膜和視覺皮層中的神經元對特定的形狀、顏色和運動模式敏感。

在某些情況下,即使刺激並不完整或準確,視覺系統也會嘗試填補缺失的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意義的圖像。

比如在看一些抽象的圖案時,視覺系統會根據已有的經驗和預期,將其組織成熟悉的形狀。

心理層面

期望和注意力的影響:個人的期望、注意力和情緒狀態會影響對刺激的感知。當人們處於某種特定的心理狀態或有特定的期望時,更容易出現空想性錯視。

例如,當一個人期待看到某種動物時,可能會在雲朵的形狀中更容易發現類似動物的形象。

此外,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會影響對刺激的解讀,當注意力不集中時,大腦更容易受到模糊刺激的影響,產生錯誤的聯想。

這有點類似如果你白天總對一件事、一個人、一件物品朝思暮想,很容易做夢時都夢到相關的主題。

記憶和經驗的作用:過去的記憶和經驗,在空想性錯視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們所經歷過的事物、學習到的知識和文化背景,都會影響對當前刺激的理解和解釋。

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會對同一組圖案產生不同的聯想,因爲他們的文化中包含了不同的熟悉模式和象徵意義。

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人們更容易從無意義的刺激中發現有趣的形象和故事。

具有較高想象力的人更傾向於對模糊的刺激進行自由聯想,從而產生空想性錯視的體驗。

例如,藝術家和創意工作者常常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中發現獨特的視角和創意靈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與空想性錯視有關。

簡單來說,你之所以能從插座孔裡面看出龍圖表情包,既有大腦的功勞,也有眼睛的功勞,既有過去知識、經驗的功勞,也歸功於你對未來的想象和預期。

所以這麼看來,空想性錯視還是挺酷的一種現象。

畢竟,在別人看來平淡無奇的東西,你卻能看出妙處來,甚至誤以爲你在玩抽象。

如果再遇到同道中人,那種感覺絕對妙不可言。

空想性錯視與幻覺的區別

上面也說了,空想性錯視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甚至是一種入木三分、提前看透事物本質的“超能力”。

雖然但是,我在要提醒大家一下,空想性錯視和幻覺是兩種不同的現象,兩者有本質區別。

刺激來源不同

空想性錯視:有真實的外界刺激,只是大腦將這些本身無特定意義的刺激賦予了某種意義,比如把形狀類似人臉的插座孔、雲朵看成是人臉等。

幻覺: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是在沒有外界刺激作用於感官時出現的知覺體驗,比如憑空聽到有人說話、看到不存在的物體等。

普遍性不同

空想性錯視:是一種較爲普遍的心理現象,幾乎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些時候體驗到,屬於正常的大腦認知模式,是大腦爲了快速處理外界信息而傾向於尋找熟悉模式的結果。

幻覺:通常情況下不常見,雖然偶爾也能在正常人似睡非睡等特殊狀態下出現,但大多是病理性的,頻繁出現可能與中樞神經病變、精神類疾病、情緒影響、暗示、弱視和重聽等因素有關,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知覺障礙 。

個體認知

空想性錯視:個體通常能意識到,這是自己主觀的聯想和解讀,明白所看到或聽到的意義,並非真實存在。

幻覺:患者往往堅信幻覺內容是真實的,認爲其感受來自客觀現實,企圖說服出現幻覺體驗的人不相信幻覺,有時是徒勞的。

影響程度

空想性錯視:一般不會對個體的日常生活、心理狀態等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能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幻覺:由於感受常常逼真生動,可引起憤怒、憂傷、驚恐、逃避乃至產生攻擊別人等情緒或行爲反應,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社交等,若不及時干預,可能導致傷人、出走或自殺等意外情況發生。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混淆空想性錯視和幻覺這兩個概念,空想性錯視更客觀、更普遍、更健康,而且更有用。

如何利用空想性錯視?

在我看來,空想性錯覺,四捨五入,就是一種超能力,那麼如何在生活中利用這種超能力呢?

藝術創作方面

繪畫與塗鴉:在繪畫時,故意繪製一些線條、形狀或色彩的組合,不賦予它們明確的意義,然後觀察這些圖形,看看能從中 “看到” 什麼形象或場景,以此爲靈感進行創作延伸。

比如,隨意潑灑一些顏料在畫布上,觀察顏料形成的形狀,可能會從中看到動物、風景等,進而將其完善成一幅完整的畫作。

攝影創意:在拍攝時,尋找一些具有模糊性或抽象性的場景、物體,如斑駁的牆壁、光影交織的角落等,拍攝後觀察照片,利用空想性錯視發現其中可能存在的有趣形象,再通過後期處理突出這些元素,創作出富有想象力的攝影作品。

遊戲與互動方面

圖形猜謎遊戲:製作一些包含模糊圖形的卡片,讓家人或朋友觀察並說出看到的形象,每個人可能會因爲空想性錯視而有不同的答案,然後可以圍繞這些答案展開故事創作或討論,激發更多的想象。

故事接龍:一個人先描述一個由空想性錯視引發的場景或形象,比如 “我看到天上的雲像一隻在飛翔的龍”,下一個人接着這個形象展開故事,“這隻龍飛到了一個神秘的城堡上空”,依次類推,通過不斷利用空想性錯視創造的元素來推動故事發展,鍛鍊想象力和創造力。

日常觀察與思考方面

自然觀察:在戶外觀察自然時,留意雲朵、樹葉紋理、岩石形狀等自然元素,看看能從它們身上發現哪些奇特的形象或故事。

比如,將一朵雲看成是一艘帆船,想象它在天空的海洋中航行,思考它會駛向何方,可能會遇到什麼。

家居物品聯想:在家裡觀察各種物品,如地毯的花紋、窗簾的圖案、牆上的污漬等,嘗試從這些看似無意義的圖案中想象出各種場景或故事。

例如,把地毯上的花紋想象成一個迷宮,自己在裡面探險,構思在探險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奇妙生物和困難。

雖然 空想性錯視很有用,但也不是沒有任何問題。

比如,有一個點需要大家特別注意: 在有些情況下,它可能與某些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如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等患者,可能會出現異常的空想性錯視情況,如面孔扭曲、縮小或放大等。

作爲普通人,不需要刻意避免空想性錯視,只要沒有對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造成嚴重困擾,就無需過度在意。

但如果空想性錯視對個人生活造成嚴重困擾,或伴隨幻覺、妄想、抑鬱等其他異常症狀,答應我,答應我,答應我,尋求心理醫生等專業人士的幫助。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差 不多就這些。

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