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怡寧求大家「寫信給總統」 揭家長心聲:要的不只是補助

蘇怡寧呼籲社會重視孩子的存在,少子化不只是補助,更需要溫柔對待每個孩子。(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近日收到一位女讀者的私訊,內容感嘆社會普遍存在厭童現象,讓許多年輕人對生育望而卻步,強調在乎的不是生育補助,而是孩子能不能被溫柔地對待,並附上一封寫給總統賴清德的信,讓蘇怡寧看了有感表示,希望有更多人願意一起寫信給總統,「這封來信不僅是寫給總統,也是寫給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呼籲社會應營造對家庭與兒童更友善的環境。

蘇怡寧昨(7)日在臉書分享一封讀者私訊內容,該封信由一位母親寫給總統,內容指出當前社會存在的「厭童現象」,強調這種不友善氛圍正使育兒家庭感到孤立,甚至讓許多年輕人對生育望而卻步。

蘇怡寧表示,他每天在診間看見許多努力懷孕、努力育兒的家庭,但社會卻常對孩子的哭聲或笑聲抱以異樣眼光,甚至出現「不然就不要生」、「不然就不要出門」等排斥言論,他認爲若環境不再允許孩子被看見、不再允許孩子自然表達,「不想生」將會成爲最自然的選擇。

蘇怡寧指出,這封來信不僅是寫給總統,其實也是寫給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少子化問題並非僅靠補助金錢就能解決,更深層的是社會文化與氛圍的挑戰,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讓孩子自在地存在於這個社會,希望更多人能看見這封信,並共同思考如何營造對家庭與兒童更友善的環境,讓政府知道少子化對策不只是補助,更要有對家庭友善的社會,「也希望有更多人 願意一起寫信給總統,我們在乎的不是補助的金額,而是孩子能不能被溫柔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