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股》華夏連四季虧損 總座胡吉宏:PVC景氣下半年可望回溫
華夏表示,中國PVC市場第二季受檢修影響,但隨新產能投放,開工率由74%升至78%,上半年產量年增3%。然而,中美關稅、房市與工業景氣低迷壓抑需求,期貨價格走跌,廠商加大海外傾銷,出口價承壓。不過,上半年受惠於印度BIS/ADD延後實施及遠洋競價,出口量仍年增44%。印度市場雖有農業與基建需求支撐,但受到中國低價貨衝擊,進口量年減4.3%;孟加拉及東南亞則因金融風險與低價倒貨干擾,成交動能放緩。美國方面,在新屋開工帶動下,內銷量年增2%、價格持穩,但出口價受亞洲競爭影響下跌3%,庫存回升至40萬噸。
華夏上半年營收51.2億元,但市況不佳導致毛損2.98億元,營業損失7.75億元,稅前淨損8.92億元,稅後淨損7.10億元,歸屬母公司淨損6.74億元,每股虧損1.16元,已連續四個季度虧損。公司指出,第二季因價格波動,存貨跌價損失已有部分迴轉。匯率亦爲重要變數,內部估算顯示,匯率每變動1%,利潤約隨之增減1%至1.5%,視產品線而定。雖然第二季受到較大規模匯兌損失衝擊,但隨近期匯率回穩,未來影響預期將縮小。
胡吉宏表示,供給端除中國開工率維持八成、庫存偏高外,臺、日、韓及東南亞業者多采取管控措施,有助降低供給壓力;若中國政府推動的「反內卷」政策能有效落實,將有助減輕產業衝擊。需求端則以印度爲主,雖然前七個月進口量未達原先預期的300萬噸,但隨着8月14日反傾銷稅確定落地、BIS預計12月24日上路,市場觀望情緒減少,有助需求回升。
他補充,根據印度海關公告,反傾銷稅雖規定90天內執行,但依過往經驗約30天即會落實。此次課稅結果對臺灣影響有限,較上次明顯改善,以華夏而言稅率爲22%;反觀中國與美國稅率偏高,衝擊相對更大。
胡吉宏強調,公司將於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完成VCM與PVC部分歲修,正好搭配市場逐漸回暖。加上臺幣與人民幣匯率回穩、海運費用下滑,有助提升出口競爭力,預期對後續營運將形成正面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