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崇德至和仁段防颱升級 鐵公路啓動聯防因應

蘇花公路崇德段164.5公里處因鐵公路鄰近,每逢大雨易因土石流造成路線中斷,公路局與臺鐵公司將透過改善箱涵大小及泄洪坡度,讓土石泥流能直接流入海里。(羅亦晽攝)

臺9線蘇花公路崇德至和仁路段受去年強震影響,道路邊坡持續不穩,影響鐵公路運輸需求,臺鐵公司與公路局除針對災點展開復健工程,也與林業單位在6處採聯防方式建立通報系統,若上游雨量過高或發生土石流,可即時通知下游端因應處理,確保鐵公路行的安全。

樺加沙颱風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預估花蓮山區總雨量恐達500至800毫米,蘇花路廊鐵公路防災工作備受關注,由於蘇花公路崇德段164.5公里及161.3公里等處鐵公路鄰近,每逢大雨易因土石流造成路線中斷,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也特別南下到2處視察復健工程的進度與防災整備狀況。

蘇花公路崇德段164.5公里處因鐵公路鄰近,每逢大雨易因土石流造成路線中斷,交通部長陳世凱(右二)今天特別南下視察復健工程進度與防災整備狀況。(羅亦晽攝)

蘇花公路崇德段161.3公里處正展開建置箱涵工程,預計明年完工。(羅亦晽攝)

臺鐵公司參考公路局及高公局經驗,在蘇花路廊K45、K51、K56等3處易坍方或土石流路段,設立高尾杆攝影機,避免機器遭泥流淹沒或沖毀。(羅亦晽攝)

臺鐵公司總經理馮輝升指出,臺鐵每逢颱風來臨前都會透過清淤擴大通洪斷面,仁和至崇德清淤工作也已陸續完成,同時也和邊坡上游的林保署及水保署、下游的公路局在6處災點展開聯防工作,建立通報羣組,只要上游雨量大或發生土石流的狀況就會在第一時間進行通報,臺鐵收到後就會行經該路段採取慢行或是停駛,確保行車安全。

他接着說,臺鐵在和仁至崇德路段共設置51支攝影機,包括23支落石自動告警系統及28支人工監看,不僅值班室裡有專人24小時監控,臺鐵也參考公路局及高公局經驗,在K45、K51、K56等3處易坍方或土石流路段設立高尾杆攝影機,避免機器遭淹沒或沖毀的情形發生,也能透過360度觀看周邊狀況。

馮輝升表示,臺鐵未來針對仁和至崇德段,短期規畫透過假隧道跟明隧道工程、降挖箱涵及取消墩等增加通水斷面方式,因應土石流造成交通中斷的情況,中期則預計透過宜花東跟南迴鐵路安全防護改善計劃確保災害段的行車安全。

另外,臺鐵公司也與氣象署合作開發監測雨量系統,隨時監控雨量狀態,當雨量達到每小時50毫米的行動值,臺鐵會立即比對水位資料及現場監控資訊,判斷車輛行經時應採取慢行或停駛措施。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指出,164.5公里處下方即爲鐵軌,公路局正把現有3米乘以3米的小箱涵,施工改成10米版橋增加排洪斷面,臺鐵公司則增加下游泄洪坡度,讓土石流從箱涵進來後能直接流入海里;161.3公里處正展開建置箱涵工程,目前工程進度已達21.38%,預計明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