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寧科涉信披違法遭重罰,實控人被市場禁入6年
*ST寧科(600165.SH)財務造假及信披違規案遭到監管重拳。
2月15日晚間,該公司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寧夏監管局(下稱“寧夏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因2022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未按規定及時披露重大事件等違法行爲,公司及實控人虞建明等10名責任人被合計罰款1365萬元,其中虞建明被處以400萬元罰款及6年證券市場禁入。
同日,該公司發佈股票被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告,因連續三年業績虧損、核心子公司停產及信披違法遭行政處罰等多項違規,公司股票自2025年2月17日起被上海證券交易所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ST寧科業績持續承壓,流動性危機待解。
財務造假
因虛構營業收入和利潤,以及隱匿債務、賬戶凍結和停產停擺等三項重大信披違規,*ST寧科受到處罰。
據公告顯示,經寧夏監管局調查,*ST寧科2022年通過控股子公司寧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新材”),虛構營業收入7659.41萬元,虛增利潤7722.20萬元,分別佔當期營收和利潤總額的11.25%、46.59%,導致*ST寧科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實控人虞建明被認定“組織、指使造假”,時任董事長黃海粟、總經理陳瑞、財務總監董春香等高管因未勤勉盡責被追責。此外,未在上市公司任職的鄭傑、韓崑山等人亦參與造假流程,成爲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虛假記載違法行爲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除財務造假外,*ST寧科還存在未及時披露多項重大事件的違規情況:一是截至2022年12月9日及2023年9月14日,其2家控股子公司累計借款餘額分別爲1.08億元、6426萬元,佔2021年、2022年經審計淨資產的11.82%和10.88%,按相關規定屬應披露重大事件,但直至2024年9月26日才披露;二是截至2023年底,公司及子公司92個銀行賬戶中的58個(含45個主要賬戶)被凍結,相關信息分批延遲至2024年3月至7月披露;三是子公司中科新材自2024年2月7日停產,該事項延遲至2024年3月27日披露。上述事項均違反了《證券法》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根據處罰決定,綜合上述兩項違法行爲,*ST寧科合計被罰550萬元,虞建明個人罰款400萬元並禁入證券市場6年。其餘責任人中,時任董事長黃海粟罰款150萬元,總經理陳瑞疊加兩項違規合計被罰100萬元,財務總監董春香罰85萬元,另有5名參與造假人員各罰30萬-50萬元。
風險升級
公司同日發佈股票被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告,深陷財務造假旋渦的*ST寧科風險升級。
*ST寧科於公告中表示,因連續三年業績虧損、核心子公司停產及信披違法遭行政處罰等多項違規,其股票自2025年2月17日起被上海證券交易所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這是繼2024年4月因停產被首次“戴帽”後,公司面臨的第二次風險警示疊加。
根據公告,此次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主要基於三方面原因:首先是經營停滯,控股子公司中科新材自2024年2月7日停產後,公司主要業務陷入癱瘓,觸發《股票上市規則》其他風險警示條款,股票自2024年4月8日起已被實施警示;其次是業績連虧,2021年至2023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扣非淨利潤均爲負值,且2023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疊加警示自2024年年報披露後生效;此次,因2022年年報財務造假及重大事項披露違規,公司觸發《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再次被疊加風險警示。
*ST寧科表示,根據規定,疊加警示後公司股票不停牌,公司股票繼續在風險警示板交易。
不過,公司退市風險依然高懸。2023年報披露,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爲公司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若公司2024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將被上交所決定終止上市。此外,若公司2024年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淨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孰低者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3億元,公司股票將被上交所決定終止上市。
業績承壓
近年來,*ST寧科業績持續承壓,流動性危機未解。
年報披露, 自2021年起,公司陷入連續虧損狀態,且虧損額逐年擴大,2021年至2023年分別淨虧損1.66億元、2.11億元、4.65億元,同比下滑幅度驚人,分別達到209.85%、27.03%、120.26%。
進入2024年,*ST寧科的業績頹勢未見扭轉。公司於1月17日發佈的業績預虧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虧損6.5億元至5.8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爲虧損4.5億元至3.7億元,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後的營業收入約爲3.2億元至3.6億元,年末淨資產預計爲4000萬元至6000萬元。
關於業績變化,*ST寧科於公告中表示,與上年同期相比,公司業績持續虧損,主要原因包括持有的寧夏黃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夏黃河農村商業銀行”)股權被法院執行導致投資收益損失約2.47億元,以及計提存貨及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約2億元。
次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就關於其業績預告內容發出問詢函,重點聚焦其2024年度業績預告的真實性,要求公司分產品詳細披露收入、成本、毛利率及同比變動,解釋第四季度營業收入激增的原因及合理性,排查提前確認收入情形;同時,關注破產重整子公司中科新材的經營現狀,要求補充其資金來源、生產銷售情況,並評估業務完整性;此外,針對第四季度淨資產大幅增加,要求公司詳述大幅虧損、債務豁免等事項對淨資產的具體影響及會計處理方式,並補充披露相關資產減值測算過程等。
此外,公司現金流也並不樂觀。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流動資產合計2.89億元,其中貨幣資金僅爲1233.35萬元,另外,存貨1.29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8442.33萬元、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3997.91萬元。與此同時,公司流動負債合計18.71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高達2.28億元,另外,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和應付職工薪酬分別爲6.08億元、4000.59萬元。